冈比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机制研究57423 [复制链接]

1#

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机制研究


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在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改革和创新性的契机之下,应该有突破式的创新成果,成为改革的先锋,为其他专业创新发展提供资料准备和经验。实施工作室教学机制由于其教学模式灵活,更利于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和提高设计思维的创新性,独立的教学场地和专业设备更利于将市场的一些实际设计任务引入课堂,既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又使得学生形成了和市场紧密结合的实战能力,形成了所学的知识能力有条件在实际的市场设计任务中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更新完善知识的良性循环。


中国论文


关键词:创新;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多元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12-01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表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要能够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对教育的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面对国家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和难得发展契机的情况下,通过对艺术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实施工作室教学机制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设计教学在实施工作室教学机制前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存在一些问题,如:艺术设计个性化培养、设计创新性不足、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缺乏实际设计任务的操作能力等。实施工作室教学机制由于其教学模式灵活,更利于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和提高设计思维的创新性,独立的教学场地和专业设备更利于将市场的一些实际设计任务引入课堂,既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又使得学生形成了和市场紧密结合的实战能力,形成了所学的知识能力有条件在实际的市场设计任务中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更新完善知识的良性循环。


二、主要研究内容


1.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阶段的主要方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相关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情况和教学方式调研考察;(2)对调研考察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归纳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方式的种类和特点分析,形成清晰的客观数据;(3)通过客观的分析和形成的材料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同时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式。


2.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机制的特质与优势。(1)结合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体现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面的方式和内容。如何保留继承已有的成果,并发现问题,大胆创新形成新的教学模式;(2)工作室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因材施教、兴趣引导、口径对接等特点;(3)工作室教学机制与市场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将市场的实际设计任务引入课堂,形成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合理化场地设备规模数据。


3.结合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实践,形成工作室教学新的发展方向。(1)与新技术和新设备相结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互为促进,形成高端设计成果,并结合国家创新型发展方式进行广泛推广;(2)与具备竞争潜力和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把教学工作从校园内部延伸到社会,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核心技术,一方面应用于艺术设计的实践中;另一方面应用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形成引入-研究-提升-创新的发展路线。


三、组建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实践情况


1.工作室的教学方式及组织模式:建立独立的教学环境,配备用于教学及设计实践的相关硬件。以分组的形式组建工作室学生团队,人数4-5人为宜,设组长、班长分级管理,研究项目及实践项目以组为单位开展。


2.工作室教学特点:产学研结合是工作室的主要教学特点,在完成专业知识讲授的基础上更突出实践环节,通过真实方案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哪些知识点是在实际应用中重要且常用的,着重加以了解和学习。在实践环节中突出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将设计甲方引进课堂,由学生汇报方案与甲方进行设计交流沟通。专业研究也是工作室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专业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设计原创能力,为实践积累深厚的设计底蕴。最终形成了实践、理论、研究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教学特点。


3.工作室教学促进专业建设:工作室教学方式可以成为专业教学方式的调整、课程的调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等环节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总结的良好平台。


★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5q153论文。


参考文献:


[1]王怡颖.创意市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社,2005.


[2]王序.欧洲创造产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朱和平.设计现代设计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安晓波,王晓芬.设计艺术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6]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张道一.艺术学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8]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