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
当人们认为世界正在变老时,只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口报告》中的人口数字。这些数据的确显示,自年以来,世界儿童人口的比例下降了10个百分点,降至30%。与此同时,5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以几乎以相同的幅度(10%左右)跃升至24%。
但是,尽管自年以来人类年龄的中值从大约22岁上升到32岁,但人类预期寿命上升的幅度更多——从46岁上升到72岁。因此,在年随机选择的一个人其年龄大于平均寿命的概率约为50%,而现在的这一概率仅为44%。有不同的方法使数字减小,但它们都说明了一种观点,即世界比看起来的更加年轻。
生育率、婴儿死亡率和寿命这三个指标将决定这一趋势会如何演变。不管怎样,有证据表明,人们在生活中做事的时间正在变长——因为他们的生命在延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结婚的平均年龄增加了。而且进行研究生学习和买房的人数比例也都增加了。当然,后者是高房价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人们愿意花更多钱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预期自己能够活得更长、工作得更久。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市场营销人员仍将18-45岁的人群视为重点对象,而不是那些快速增长的50岁以上的人群。尽管人们正在变老,但他们的购买决定比他们看起来的要“年轻”,因为按占预期寿命的比例而言,他们走过的人生旅程要比其父母在相同年龄时更短。
如果预期寿命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持续下去,那么到年,无论是从绝对年龄还是与平均预期寿命的比值而言,世界老化的程度都很小。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并且指出了与高抚养比率相关的医疗和养老金成本,抚养比是指非工作年龄人口与工作年龄人口的比值。目前发达国家中的退休人口与工作年龄人口的比值为1:3,而年的这一比值为1:5。他们还指出,老年人不太可能承担风险和创新。
然而,老龄化也并不都是坏消息。首先,年轻人比重超大的国家可能不稳定。当然,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但几乎所有偏老龄化的社会目前都处于和平状态,这绝非偶然。此外,老龄化社会往往更加重视年轻人,而且注重对他们的教育投资。
未来10年一些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将急剧增加,这一事实将使所有那些拥有人口红利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来说更加宝贵。当然,“人口红利”一词有多个定义,但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其中的一个定义是,当一个国家的劳动适龄人口在未来10年预计将增加,而在同一时期内其生育率预计将下降时,就称该国拥有人口红利。此外,保持一国的政治稳定也是值得的。换句话说,就是确保该国能够利用人口结构的积极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所说的“政治稳定”是指那些在世界银行的“政治稳定性和没有暴力/恐怖主义”(Politicalstabilityandabsenceofviolence/terrorism)指数排名中位居前半部分的国家。作为补充信息,刚刚挤进前半部分的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伯利兹和阿根廷,而土库曼斯坦、冈比亚和塞拉利昂则则刚刚不包括在内。
在全球多个国家中,只有22个国家符合要求,将在未来十年拥有人口红利。其中只有一个国家来自欧洲——爱尔兰,而且只有一个国家来自中东——科威特。相比之下,有包括卢旺达、加纳和博茨瓦纳在内的七个国家来自非洲。与此同时,柬埔寨(Cambodia)和老挝排在四个亚洲国家的前列。其他有希望出现积极人口变化的国家包括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国。
上世纪支持各国拥有人口红利的最重要因素是儿童死亡率的下降,直到现在仍然如此。在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从年的17%降至目前的4%以下。较高的存活率意味着,妇女生育较少的婴儿便可以带来与之前相同数量的存活儿童。首先,这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儿童高存活率还解放了母亲,提高了她们在经济中的生产力。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随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生育率也在下降。而这最终还会使经济受益。
然而,不断下降的婴儿死亡率并不总会直接导致生育率下降。事实上,我们对那些在过去十年中儿童死亡改善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家的研究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国家生育率的下降幅度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换句话说,生育率的下降需要时间和一些文化的改变。
未来10年,一个被低估的文化变革驱动力即将出现——即媒体通过智能手机对人们思想渗透的增加。那些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而生育率却没有相应大幅下降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非洲。这些国家中的许多人近年来才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而且在未来10年,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人应该会强劲增长。非洲人民将随之获得更多有关家庭健康和规划的信息,以及与当地和全球经济联系的机会。
如果以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参考,媒体连接也将会把电视节目带到个人设备上。巴西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能够看上肥皂剧的地区,女性的生育率较低,这是因为很多肥皂剧讲述的是小型家庭的故事。小说也有类似的效果。尽管医疗保健的进步一直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利用其潜在的人口红利,媒体的轻微推动可能对潜在人口红利的实现有很大帮助。
自加密货币被创造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直到年,随着比特币价格飙升至近2万美元/枚,加密货币才真正引起全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