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s://m.39.net/baidianfeng/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士”。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称霸野心和争霸计划。但是,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由于不同的或暂时相同的利害关系,各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同盟者。因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即《三国同盟”租“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也称同盟网”。它是由德国、奥钢帝国和意大和三国组成的,其核心是德、奥同盟。锦奥同盟悬怎样建立起来的呢?自从普法战争以后,法国时时在想着复仇,德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俄国反对德国进一步削弱法国,使德俄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与此同时,俄国企图在巴尔干半岛扩大势力,并夺取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因而与奥匈帝国的争布十分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年柏林会议后,原来为维护君主专制王朝共同利益而订立的德、奥、俄“手皇同盟”条约,就不再续订了。
德、奥两国为了共同对抗俄国,并且孤立和打击法国,便在年10月缔结了秘密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受到俄国攻击时,另一方要以自己的全部武装力量子以援助;如一方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时,另一方需保持“善意”中立;但如果攻击的国家有俄国援助,则未被攻击的一方应全力援助受到政击的一方。
德、奥同盟建立后,又利用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意大利实力较弱,它在年争夺突尼斯失败后,感到需要依靠强国,于是便向德、奥接近。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攻击,德奥应援助意大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攻击,意大利将援助德国;如果三国中的一国与其它国家发生战争,其它两国应守“善意”的中立。“三国同盟”最后形成了。这个同盟中的主角是德国,奥匈帝国依附德国,意大利因为与奥匈帝国之间存在着在巴尔干半岛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因此它是一个动摇的同盟者。
“三国协约”也称“协约国”,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首先是法国与俄国的接近。因为“三国同盟”形成后,法国感到德国的威胁,便急于寻找强大的同盟者。八十年代末,俄国同德国之间由于相互在贸易方面的利害冲突,矛盾日益加深。这就给法国造成了拉拢俄国的机会。法国不断给予财政困难的俄国以巨额贷款。年,法国向俄国贷款五亿法郎;第二年,又签订了十九亿法郎的借款合同。此外,俄国还向法国定购了五十万支步枪。年,当法国舰队访问俄国喀琅施塔得要塞时,在欢迎仪式上演奏了《马赛曲》,沙皇亚历山夫兰世在乐曲声中脱帽致敬,以表示对法国的亲善,因为这首乐曲在俄国一向是严禁演奏的。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这个协定于年12月正式生效。协定规定,法、俄中一方在受到德、奥、意攻击时,另一方应以全部兵力支援。
接着是英国与法国的接近。长期以来,英国和法国由于争夺殖民地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在欧洲大陆出现“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之间的对立后,英国却一直采取所谓“光荣孤立”政策。它既不接近任何一方,也不使任何一个大国称霸欧洲,而是利用这两个集团的矛盾,乘机夺取大块殖民地。可是,随着德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提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这就不能不使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国受到严重的威胁。于是,英、德矛盾就上升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了。十九世纪末,英、德在非洲南部、在中国、尤其是在中近东,都进行着激烈的争夺。英国为了保住它的殖民地,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以便全力对付它的主要敌手德国。英、德矛盾的激化,使英、法之间原有的矛盾下降,并且改善了关系。法国为了对付德国,也希望得到英国的支持。于是,年4月,英、法签订了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法国承认埃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则同意法国占领摩洛哥。此外,英、法还调整了它们在暹罗(今泰国)、冈比亚、纽芬兰海岸、马达加斯加等地的矛盾。英、法协定的签订,是英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大转折。从此,英国同法、俄集团接近,这是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随着英、法协定的签订,英国同俄国的关系也日益改善。本来,英国同俄国之间,在瓜分中国的势力范围上,在中近东的领土争夺上。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年英国与日本签订同盟条约,就是针对俄国的。由于俄国在一年的日俄战争中失败,力量大为削弱,它已不是英国在远东的主要竞争对手了。同时,德国在中近东进行着疯狂的扩张活动。年,德国取得了修筑巴格达铁路的特权。这条铁路计划从柏林经过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到巴格达,也称“三B铁路”。德帝国主义者宣称。“巴格达铁路将替我们开辟到伊朗、阿富汗的道路,而成为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可见,德国要修筑这条铁路的目的是十分明显的。这条铁路如果建成,不仅将切断英国从陆上通向印度的道路,而且也将损害使国在黑海海峡和小亚细亚的利益。
为了共同反对,英,俄便接近起来了。年8月,英国间使国签订协定。英、很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伊朗和阿高开问题。双方议定,将伊朗划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南都为英国势力范围,中部为缓冲地带。同时,俄国承认阿富汗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在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随着帝国主义各国实力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利益和需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在不断改变的。昨天的同盟者,今天可以变成敌人,昨天的敌人,今天又能够成为同盟者。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形成后,疯狂进行军备竞赛,最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