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铁建成立70周年。中国铁建推行“三转”“海外优先”等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攻克一个个难题,闯过一道道难关,书写了企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这一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拉林铁路稳步推进、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全面落地……中国铁建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与世界人民携手并进,参加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工程,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倾听中国铁建年的铿锵足音,激发全体员工年的逐梦豪情,本版推出6篇故事,记录中国铁建建设者披星戴月的瞬间,风雨兼程的足迹和澎湃前行的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功不可没,劳苦功高”本报记者孙秀芬年10月23日,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中国铁建人迎来了难以忘怀的一天。当天上午10时,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向世界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习总书记专门抽出时间,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经理蔡俊福等20名建设者代表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习总书记评价港珠澳大桥:“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习总书记对大桥建设者说:“你们功不可没、劳苦功高,我为你们的成就感到自豪!”超级工程、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毅之师。9年间,中国铁建建设者用“走钢丝”般的专心、专注、专业,经受了无数个史无前例的考验,攻克了一道道建设难关。“把中国高铁‘四电’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到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在国内开创了技术嫁接的先河。”蔡俊福表示。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四局、中铁物资集团和铁四院等为代表的中国铁建建设者,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装备、管理和科研多个领域的独到优势,取得了数十项国际国内领先的专利技术,交出了一份超乎外界想象的圆满答卷,成就了港珠澳大桥——这座世界桥梁界的丰碑。9年间,中国铁建人主动放弃与父母妻儿团聚的机会。大桥每个关键节点、每次攻关、每一个创新,都蕴含了中国铁建人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在高温、高盐、高湿度环境下,中国铁建人以忘我精神,用心焊牢每一颗螺丝,筑牢每一寸混凝土,用智慧和汗水使大桥拔地而起。步入新时代,中国正开启“交通强国”新征程,中国铁建人恰逢其时,也必将凭借越来越强大的综合实力,不断打造出更多新的超级工程,用举世瞩目的中国品质、中国技术、中国力量,让奇迹不断出现。
李克强总理——“这项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本报记者徐云华通讯员俞文喜年7月26日,对于参建有着“第二天路”之称的拉林铁路的中铁十一局建设者而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在嘎拉山隧道施工现场迎来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天,李克强总理一下飞机就直奔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拉林铁路建设一线,来到海拔米的嘎拉山隧道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勘探、设计和施工进度。正在绑扎钢筋的郑典明、钱泽海等施工人员见到总理来了就围拢上来。嘎拉山隧道全长米,是拉林铁路开工后建设的第一座隧道,也是拉林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在隧道出口,李克强总理在详细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后,步入洞内察看工程建设情况。“你们都是来自哪里的?你们一天能绑多少钢筋?工资是不是计件制?一天工资有多少?”总理与工人们站在一起,满怀关切地与大伙儿交谈,让在场的每一名建设者心里都暖洋洋的。在现场,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蹲下身来仔细检查施工质量。他用力握着施工人员的手,嘱咐道:“这里海拔很高,站着不动都有高原反应,更何况你们还要高强度地工作,一定要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总理给大家鼓劲,“拉林铁路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川藏铁路将成为继青藏铁路之后,连通世界屋脊与内地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它不仅会拉近汉藏同胞的空间和发展距离,也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川藏铁路对西藏的发展建设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完成这项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保质保量把这条铁路建成精品工程,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工程。”中铁十一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王荃荃表示,一定牢记总理的嘱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努力把拉林铁路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精品工程。目前,拉林铁路已进入铺轨阶段,建设者正加紧推进铺轨作业。
非洲4国总统——来访中国铁建商讨合作事宜本报记者陈聪年9月,中国铁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期间,擦亮了“中企在非第一品牌”。短短数日,非洲4国总统赴中国铁建商讨合作事宜。在铁道兵纪念馆(中国铁建展览馆),当看到展厅屏幕上坦赞铁路的画面时,赞比亚总统伦古十分兴奋。讲解员刚说到,“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到访中国数次……”还没说完,伦古补充道:“一共有5次。”会谈中,伦古表示,“中国人民为修建坦赞铁路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会珍视这段历史。”在京沪高铁展板前,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驻足,连着问了几个问题:京沪高铁的最高时速是多少?目前中国高铁的平均时速是多少?在捣固机等模型前,他接连询问行驶速度是多少?轨距是多少?……中方人员的专业回答,让马西西脸上挂满了笑容。冈比亚总统巴罗在境外业务展区,一眼就认出了亚吉铁路。当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奋健在会谈时强调“中国铁建在海外工程建设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当地人民创造就业机会并进行技术培训”时,巴罗频频点头赞赏。峰会召开期间热播的专题片《同行》,展示了中国铁建和非洲人民携手同行的成功实践,得到来访嘉宾的一致好评。索马里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部长被深深打动了,促成穆罕默德总统到访中国铁建总部。会场上,《同行》刚播放结束,穆罕默德带头鼓掌。同时,中国铁建高层利用主场外交优势,先后与非洲26国国家元首会见,密度之大,前所未有。峰会召开期间,陈奋健董事长作为中国企业界唯一代表,在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上发言。庄尚标总裁应邀出席大会,并在“加强基础设施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环节发言。目前,中国铁建正以更自信的心态、更多元的手段,全方位展示着企业实力与品牌形象。
助尼日利亚圆现代化铁路梦本报记者刘英才通讯员杨鸿杰年5月15日,非洲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尼日利亚交通部长阿玛奇与中土集团尼日利亚公司执行董事李建辉签字,标志着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拉各斯—卡诺)暂停12年后全面落地。12年前的年10月30日,以推动和主导尼日利亚现代化进程著称的前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主持与中土集团签署了83亿美元的尼铁现代化项目。他常说:“我有一个铁路梦。”项目签约后,受政府换届、金融危机、石油价格波动等影响,致使后续资金无法落实,年尼日利亚政府宣布暂停实施。“公司几任领导都对项目紧盯不放。”中土集团尼日利亚公司经营部负责人介绍,经过反复磋商,中土集团与尼日利亚政府双方同意保留尼铁现代化项目原合同,采取分段模式实施项目。作为先期启动标段,年10月,阿布贾—卡杜纳段(阿卡铁路)分段实施协议签署。年8月,拉各斯—伊巴丹段分段实施协议签署。年7月26日,海外第一条中国标准铁路—阿卡铁路建成通车。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挥动发车指令旗,并在首发列车上留言祝贺。中土集团的实力获得了该国上至总统下到民众的信任和赞誉。年8月,卡杜纳—卡诺段项目补充协议签署。至此,尼铁现代化项目仅剩下最后一段——伊卡铁路。年下半年,中土集团尼日利亚团队启动伊卡铁路谈判,并协助该国交通部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来华留学学习铁路、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开了尼日利亚公派赴华留学的先河。终于,年5月15日,伊巴丹—卡杜纳段(简称“伊卡铁路”)补充协议签署,合同额66.8亿美元。想起签约的那一刻,李建辉仍很激动,“我们终于可以重拾梦想——给尼日利亚一条完整的现代化铁路!”
唱响中国铁建大变革之歌通讯员肖斌年11月的北京,“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作为国内基建翘楚的中国铁建,贡献了不少亮眼的“CRCC”元素。在“大国气象”展区,不少人围聚在由中国铁建自主研制并首次出口到欧洲地区、挑战世界极寒环境的盾构机——“加丽娜”号土压平衡盾构机模型前。“经常坐地铁,这还是第一次瞧见建地铁的‘大家伙。’”现在中国铁建都‘走出去’帮外国人建地铁、修高铁了,真给力!”……展览中,一顶印有“中铁十六局集团”字样的红色安全帽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这是中国铁建青藏铁路建设者戴过的帽子。中国铁建三上青藏高原,独家承担勘察设计任务,还承建了全线70%以上的路段(包括海拔米以上的全部路段),攻克了高原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代表了世界高原铁路勘察设计建设的最高水准。随着参观导引一路前行,大秦铁路、京沪高铁和京广高铁等重大铁路干线,长沙中低速磁浮快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与FAST天眼等标志性工程,一一映入眼帘,全景式展现了中国铁建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基建先锋形象,以及为建设辉煌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展览中,不时可以觅见中国铁建人“走出去”的身影。中国铁建在尼日利亚打造的莱基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了华为等24家企业落户投产,正发展成为西非第一大城市拉各斯重要的卫星城、商贸城、工业城和宜居城。在展厅的一块液晶屏上,还滚动播放着反映中国铁建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亚吉铁路的动画片,呈现着中国铁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为与担当……在深化改革的潮头,在“海外优先”的号角声中,中国铁建锐意向前,拼搏进取,必将创造更璀璨的辉煌!展示企业七十载辉煌历程本报记者赵渊青年7月5日至20日,自“辉煌历程——庆祝中国铁建成立70周年美术摄影展”开幕以来,位于中国铁建大厦一楼的展览大厅,迎来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漫步展厅,穿越70年时空,铁道纵队走出黑土地,保证了“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铁道兵团跨过鸭绿江,建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铁道兵转战四方,修建了总长公里的52条铁路干线;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以高铁建设主力军、“一带一路”排头兵的身份,挺进世界建筑市场……“用美术和摄影反映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成就,展示建设者风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观看展览时,中国铁路文联副主席李强发出这样的赞叹。“京广高铁我坐过。”“磁浮快线我见过。”“亚吉铁路我听说过。”多位富有青春活力的香港大学生参观后发出赞叹。抗震救灾、爱心捐助、精准扶贫……一幅幅体现中国铁建勇担社会责任的作品,让来自莫桑比克的马托斯感同身受:“中国铁建是我们国家的好朋友,不仅为我们修建了纳卡拉走廊铁路等一系列工程,还传授给我们管理经验、施工技术。”“中国铁建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是中央企业优秀代表,也是国有企业楷模。”当看到杨连第、张春玉和关改玉等铁建英模人物的照片事迹时,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由衷赞叹。件艺术作品,集中展现了从铁道兵到中国铁建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国铁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新时代开拓进取的决心,激励着铁建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征程奋勇前行。骄傲写在脸上,自信燃于心底。中国铁建身为共和国长子,作为国家基建主力军,以诚信为桨、创新为帆,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而今,中国铁建正站在新的更高起点,向着远方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