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阅思源两岸关系40年历程40年 [复制链接]

1#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导语:

在前期各位导读员的精心伴读下,《两岸关系40年历程(—)》读书活动来到最后一章。

本章通过第一至第六章分时间的逻辑演进、第七至第十四章分领域的维度展开,总结了40年间两岸关系呈现出的10个方面主要特征,归纳了对台工作的6条重要启示,体现了编者在纵横交织、经纬推进论述后的基本观点。本章与前面各章相比,思想性、理论性更加突出,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全书的点睛之笔,能够帮助读者探究规律、研机析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政治站位、理论站位、时代站位,更好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凝心聚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年至年两岸关系的40年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统一矢志奋斗非凡历程的重要篇章。本章导读内容将以中共党史为背景,围绕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展开,与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

一、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彰显推进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

作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启了一次又一次壮阔长征,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从“三大历史任务”这一概念的发展脉络看,完成祖国统一始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此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深化对党的历史任务的认识。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肩负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不断实现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本章第一节“40年两岸关系主要特征”中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因应国际形势、两岸关系、国内发展实际,提出的一系列对台工作政策;第二节“40年两岸关系历程的重要启示”中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等内容,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完成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以及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所建构起的政策体系。

二、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积蓄推进祖国统一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有机一体,推进现代化建设将不断增强完成祖国统一的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将不断优化完成祖国统一的良好环境。同时,完成祖国统一也是其他二者的题中之意。

一是国家实力更强大。本章第一节将“大陆发展不断改变决定台海形势基本格局的力量对比态势”,作为40年两岸关系的首要特征,并且从经济总量指标对比了祖国大陆、台湾、美国三者之间的发展情况,说明大陆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位置更加有利、分量更加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同时,本章第一节“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始终保持发展势头”的特征,论述了虽然两岸关系会出现“逆风”“回头浪”,但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年蔡英文就任以来,两岸贸易额逐年增长,去年达到.1亿美元,特别是大陆自台湾的进口额增长了.3亿美元,有力说明了祖国大陆发展对台湾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祖国大陆推进现代化建设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稳定锚”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点在本章第二节的“重要启示”中又得到再一次强调,即“必须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就能增强完成祖国统一的实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

二是国际认同更巩固。本章的第一节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巩固和扩大”作为40年两岸关系的主要特征之一;第二节将“理解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重要启示之一,显示出台湾问题的解决、祖国统一的实现,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予以保障。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将我国的大国形象、大国担当充分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肯定。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人民期盼统一的愿望也得到越来越多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认同。

自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号决议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及决议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十三五”以来,共有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等8个国家先后同我国建交、复交,一个中国的共识在国际上更加巩固。截至目前(年9月),中国已同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越织越密,这将进一步压缩“台独”势力在国际社会的生存空间,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是推进统一更有力。从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看,年至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台湾社会民情的精准把握,进一步提高了开展对台工作的科学性、战略性。本章在总结前面各章论述的基础上,把“两岸关系发展大局的稳定系于政治基础的巩固”作为重要特征,说明了承认两岸关系最基本的事实(年以来,虽然台湾与大陆还未统一,但中国领土没有分裂、主权没有分割,仍然同属一个中国)是认识两岸关系的最基本出发点,也是开展各项对台工作的最基本立足点,不容有丝毫动摇、丝毫模糊。

同时,本章也坚持问题导向,对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消极因素进行了总结,“民进党顽固坚持‘台独’立场造成严重危害”“国民党的统一目标逐步弱化和一个中国立场逐步蜕变”“美国用两手策略控制两岸关系”以及台湾民众因岛内政治生态出现国家认同扭曲等现象。基于此,本章把“争取台湾民心是持之以恒的、全面的工作”作为40年两岸关系的重要启示之一,对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总之,无论是需要毫不动摇坚持的两岸关系政治基础,还是需要久久为功破解的岛内障碍,都将进一步增强我对台工作的战略定力,让完成祖国统一历史任务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三、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拓展推进祖国统一的深远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十分重视国家统一、主张国家统一。马克思曾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称赞他为捍卫美国统一所作出的努力。恩格斯曾表示,德国“只有统一才能使我们在国内和国外强大起来”。列宁主张建立由多民族国家组成的统一大国,认为这“是从分散状态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迈出的巨大的历史性的一步”。由此可见,国家统一对一个国家的自身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历史进步,对人类文明、世界和平与发展而言也是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全球视野、世界格局中把握中国的发展。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把自己的发展看作是对人类贡献的问题,是保证世界和平的问题。”伴随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步伐,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从这个层面看,中国共产党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着眼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更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更加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的统一“只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阅读完《两岸关系40年历程(—)》一书,我们能深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矢志国家统一的呕心沥血,能深刻体悟到全体中华儿女对国家统一的殷殷期盼,更能深切领悟到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定论与光明前景。

导读员:穆俊龙

原标题:《阅思源

《两岸关系40年历程》——40年两岸关系主要特征和重要启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