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2月4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外资司日前发文称,年,将完善境外投资服务、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境外投资质量效益,推进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水平,以高水平“走出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境外发债方面,外资司称,下一步,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业合理利用中长期外债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积极引导企业优化外债利率和期限结构,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外债风险,更好发挥企业中长期外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
中资企业境外发行中长期外债亿美元
外资司表示,年,国家发改委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服务实体、防范风险”的原则,平衡好支持企业利用国外低成本资金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与防控外债风险之间的关系,扎实做好企业中长期外债管理工作。年,共有家中资企业境外发行中长期债券笔,金额合计亿美元,维持亚洲(除日本)G3债券第一大发行体地位。
总体看,中资境外债发行主体日趋多元,优质企业发行规模占比提升,综合融资成本显著下降,绿色债券发行活跃,可持续发展类债券更加多元,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更加明显,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作用更加突出,实现了提质增效。
融资成本逆势下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基准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年中资境外债券平均发行票息仍较年大幅下降。据公开市场统计,年中资企业境外债券加权平均成本为3.09%,比上年下降67个基点。其中工业企业加权平均成本为2.43%,下降17个基点;信息技术企业加权平均成本为2.18%,下降33个基点,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投资级债券占比上升,更多优质企业亮相国际资本市场。年,投资级债券发行规模占总发行规模的63.3%,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投资级城投债成为主要增量,信用资质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发行66笔,上升%,发行规模.3亿美元,上升94.2%。以科技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主的新兴产业行业龙头也不断亮相美元债市场,融资需求旺盛,受到市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