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s://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机枪原是步兵自动武器的一个笼统称呼。这种武器的供弹、进膛、击发、抽壳、抛壳和装填的一次循环完全是自动的。由于现代步枪也是自动的,因此机枪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安置在两脚架或三脚架上射击。机枪的口径一般在l5mm以下,通常是弹链或弹鼓供弹.具有较长的持续射击能力。
据史料记载,首次出现的机枪叫蒙蒂尼机枪,据说是-个叫伐商的比利时上尉于l年设计的,山蒙蒂尼工厂监制,定名为‘Mitrailleuse‘,即机枪。该枪是用手动曲柄操纵25个击发装置进行击发的第一挺机枪,在/年的普法战争中曾被法军所使用。手动击发的第二挺机枪是美国著名机枪发明家加特林设计的。他年发明,年作了改进,年把枪提供给美国陆军使用。英国政府l年对这挺枪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其比第一挺机枪性能优越。于是,在英格兰建厂生产加特林机枪。与此同时,俄国政府也买了加特林机枪,更名为戈洛夫机枪。
上述机枪均属于外力推动的机枪.真正靠自身驱动的第一挺机枪是美国人海勒姆.S.马克沁发明的。年,他设计一种单管枪,利用枪管的后坐能进行装填发射等动作。年,他首次公开展出此枪。年11月21日,英军在进攻冈比亚的一个部落时,第一次使用了马克沁机枪。年,该枪曾引销奥地利、英国、德国、意大利、俄国和瑞士等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得到了普遍运用。自此以后,世界各**队都装备了马克沁机枪。英国改进的马克沁机枪定名为7.7mm维克斯机枪,英军于年开始列装,一直到年才撤装。
年,德军提出使用轻型马克沁的要求,主要想用在飞机上。这挺枪由海涅曼设计成功,定名为‘派拉贝鲁姆‘(Parabellum是个拉丁语,亦即‘sivisPacemParabellum‘,其意是‘如果你渴望和平,就得准备战争‘年投产。这可说是航空机枪的鼻祖。
在马克沁机枪出现后几年,美国著名的枪械设计家约确·M·勃朗宁于年也发明一种机枪,交给柯尔特公司,—年进行了试验,美军于年正式采用,这是美军首次装备自动机枪。这挺枪是导气式自动武器的元勋。还有一个奥地利军队的上尉柯列克,也搞出了一个导气式机枪方案,年出售给巴黎的哈其开斯公司。法兰西军队年来用这挺机枪,这就是有名的哈其开斯机枪。年日本军队曾使用此枪打过俄国人.
另有一种着名的机枪是丹麦骑兵l年使用的轻型枪管短后坐机枪,型号叫¨麦德森‘全世界曾有3个国家使用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机枪的机动性愈加重视,因而轻型机枪随之产生,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勃朗宁机枪。在此后的近30年间,各国都努力研制轻机枪,出现了捷克和前苏联等著名的机枪。
德国首创了MG34两用机枪,并于首先应用于战场。通用机枪兼备轻机枪和重机枪的性能,所以二次大战后,新研制的机枪大多数是通用机枪,如比利时、西德、美国、捷克和前苏联等。
苏制DP轻机枪问世,经历了很曲折的过程。按照前苏联红军的战斗条令要求,陆军班用轻机枪必须像步枪一样可以卧姿、跪姿、立姿、行进间端枪或挟持等任何姿势射击,并可突然开火,以猛烈的点射或连续射击横扫敌人,这样就必须提高轻机枪的机动作战能力。
根据该条令的要求,设计师杰格佳廖夫于年自告奋勇,开始了轻机枪的设计。但当时苏联总军械部对轻机枪的作用估计不足,他们认为,对于步兵而言,起主导作用的武器永远是重机枪,轻机枪注定会昙花一现。因此,他们对杰格佳廖夫的设计不以为然。幸亏有了以苏军著名将领古比雪夫将军为首的红军轻武器委员会的慧眼,在年7月22日对杰格佳廖夫轻机枪进行评审试验后,古比雪夫将军作出了如下评论:“杰格佳廖夫同志的新型轻机枪具有出色的独特设计思想,机构动作可靠,战斗射速高,便于操作特别简便。”
在这一评价的鼓舞下,杰格佳廖夫通过关系,设法将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伏龙芝元帅请到兵工厂视察,伏龙芝元帅详细了解新式轻机枪的情况后,认为这正是红军需要的武器,并做出指示,尽快改善杰格佳廖夫新型轻机枪,确保满足设计师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伏龙芝元帅的批示立竿见影,过去一贯对轻机枪采取消极应付态度的苏联总军械部的态度立刻来了一个度的大转弯,提出立即建立一个管理机构,以便全神贯注地“在最短期限内完善杰格佳廖夫轻机枪”。这样,在年,杰格佳廖夫新型轻机枪的完善工作宣告完成。
年12月21日,杰格佳廖夫轻机枪经过摄氏零下30度寒区的试验后,定为苏联红军的正式装备。新型轻机枪的型号简称DP(德普)意思是“杰格佳廖夫步兵用机枪”。年,经过改进的DP定名为DPM。以后,杰格佳廖夫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RPD,定型后装备苏军。DP式轻机枪的优良战术技术性能,很快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注意。欧美的枪械发明家称这位天才的设计师为“俄国的马克沁”。
ZB一26式轻机枪是原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武器公司优秀的枪械设计师瓦克拉夫·胡莱克和伊曼纽尔·胡莱克兄弟于年开始设计的。由于布尔诺武器公司的捷文名称缩写为“ZB”,又因为是在年定型,所以定名为ZB一26式。此枪除了原捷克军队装备之外,在世界上还有20多个国家曾装备该枪。旧中国的国民党军队就把此枪列为制式装备,仿造ZB一26式轻机枪的厂家较多,如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厂、第二十一厂、第四十厂、第四十一厂、第五十厂和第五十一厂等。
在此之后,开始向两用和多用机枪方向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德国的MG42型机枪。早在在轻机枪产生后不久,德国就已经开始研制世界第一挺7.92毫米口径的两用机枪。MG34是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枪之一。但它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重量太大,枪全重12公斤;二是零部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公差要求过于严格,生产困难。这就促成了MG42的研制成功。
德国人格鲁诺夫博士是一个著名的金属冲压专家,同时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实业家。年德军占领波兰后,在掳掠的大批物资中查到一份机枪设计图纸。格鲁诺夫博士对波兰的这个机枪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进而制成MG42。格鲁诺夫的主要贡献是在MG42机枪上大量采用冲压件,这在机械制造上尚属首创。MG42一出笼,盟军谍报人员的“急件”如雪片飞来,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德国人不行了,没有原料了,生产出这么单薄粗糙的机枪就是铁证。”实际上,MG42机枪大量采用冲压件并非由于资源已经枯竭或德国人正在作“垂死挣扎”,而恰恰是机械生产制造方面的一次突破。
年秋,德军在突尼斯卡塞林山口同美军的一场恶战中,约名美国士兵在MG42威力的震慑下举起了双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机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尤其是随着小口径步枪的发展出现的小口径班用机枪,开辟了现代机枪的新纪元。
与二次大战前的老式机枪相比,现代机枪的品种更加丰富,性能大为提高,战术合作不断扩大。现代机枪不同于老式机枪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减轻,操作、携带方便,火力突击性强,火控系统先进,高技术含量增加,威力加大。最能体现现代机枪特点的是小口径轻机枪。
自1年问世以来,轻机枪在不断完善,到了年苏联研制出发射7.62毫米M43中间型枪弹的RPD以后、轻机枪枪重减轻,枪长缩短,特别是枪弹重量减轻后,使携弹量大幅度增加,轻机枪的突击性能大大提高。
年,苏联在AKM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加长、加粗枪管,加大供弹具容量,加装两脚架,改成RPK轻机枪。它既有AKM突击步枪的轻便灵活性,又有接近轻机枪的点射精度和火力持续性、开创了突击机枪的先河。
60年代以后,随着小口径步枪的发展,小口径班用机枪也应运而生。预计到年,各国装备的典型班用轻机枪有:俄罗斯的5.45毫米、美国的5.56毫米(“米尼米”)、奥地利的5.56毫米AUG、英国的5.56毫米L86AL、新加坡的5.56毫米“乌蒂玛斯”以及德国的5.56毫米MG36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居上的新加坡5.56毫米“乌蒂玛斯”l00式轻机枪。该枪看似普通,但却有许多独到之处。该枪自动机后坐行程长,而复进簧也得经过较长距离的作用使枪机停止,因而射手感到后坐平稳,易于控制。该武器能有效地实施行进间(或腰际)射击,仅用一只手握持,也可连续射击发,该枪采用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的AUG枪族一样的基本结构,机匣中有三排枪机闭锁凸样,兼起枪管卡榫的作用,弹膛外部四周亦有相应的卡榫。该枪的脚架可折叠,通过两脚伸缩可调节火线高度。不移动脚架,枪身可转动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