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精彩书摘国家能力与 [复制链接]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临西方列强强大的军事与经济挤压,很多国家都曾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希望实现现代化。埃及总督萨义德进行了土地、税收、法律等方面的改革。在伊朗,巴列维王朝的缔造者礼萨汗曾仿效西方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创办德克兰大学、进行国会改革等。清王朝继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后,又推出清末新政。上述改革开放都没有成功。只有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日渐强盛,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在过去40年,也不乏类似的例子。东欧一些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喀麦隆、冈比亚、加纳等国)都开始改革。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开始改革。年,苏联戈尔巴乔夫开始“新思维”导向的全方位改革。上述这些改革有的比较成功(如越南);有的经过多番试错,才慢慢走上正轨(如印度);大多数是失败的,比如东欧的某些国家。

一个简单的事实,进行改革开放的案例很多,但成功的并不太多。仅仅有所谓的改革开放,未必能够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除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

在我看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必须具备两类大前提条件。第一类是坚实的基础,包括政治基础、社会基础、物质基础。过去4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新中国前30年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第二类条件,是要有一个有效政府,即具备基础性国家能力的政府。每一项改革都必然导致既有格局和利益的重组;越是激烈的改革,重组的广度、深度和烈度越大,翻船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要应付这种局面,就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能够掌控全局,采用各种方式来缓和、减轻相应的冲击,克服各种各样的抵制和阻碍,由此改革才能成功。

什么是国家能力?就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变为行动、化为现实的能力。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意志,即想做的事,但是要把意志变为行动、化为现实,决非易事。什么是基础性国家能力?经过多年的研究,我认为有七个方面能力至关重要:(1)强制能力:国家要掌握暴力、垄断使用暴力的权力;(2)汲取能力:国家要能够从社会与经济中收取一部分资源,如财政税收;(3)濡化能力:国家使得国人有共同的民族国家认同感,有内化于心的一套核心价值。此外,还有认证能力、规管能力、统领能力、再分配能力。

改革开放、国家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发生过的三个大分流分析:东方与西方的大分流,中国与日本的大分流,以及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的大分流。

国家能力与东西大分流

“东西大分流”是指,东方与西方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什么差别,但后来西方逐渐崛起,最后称霸世界,而东方却一蹶不振。学术界有人认为大分流发生在18世纪,另一些人则认为,至少在~年就开始发生了。不过大家都认同,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是真正的分水岭。

在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之前,欧洲已经发生了六件大事:科学革命(16-18世纪)、军事革命(16-17世纪)、财政-军事国家的出现(17-18世纪)、大规模殖民主义(16-19世纪)、大规模奴隶贸易(16-19世纪)、税收增长(17-20世纪)。

关于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学术界已经争论上百年,不过断言科学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人并不多。而后五件大事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国家能力的变化,而国家能力的增强很可能与工业革命的出现有关。

二战以后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增速高达4.05%。而中国在整个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人均GDP的增速很低,甚至是负数(见表1)。两相对比,大分流的态势十分清楚。

表1现代国家形成前后人均GDP增长速度

表2:现代国家形成前后世界人均GDP

大分流也表现在人均GDP水平的变化上(表2,按年国际美元估算)。从16-17世纪欧洲近现代国家开始出现雏形,欧洲的经济增长才开始提速,东西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形成巨大的鸿沟,西方领先于全球。这绝非偶然的巧合!

欧美崛起依靠的强制能力

如果认真仔细阅读亚当·斯密的著作(如《国富论》第三篇与《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就会发现,暴力始终是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