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向美国投放假钞的英国成了“假币战”开山鼻祖,没想到却被德国后来居上;
虽是一堆纸但破坏力很大,战争时期假币令人深恶痛绝的原因超乎你的想象;
侵华战争陷入僵局日本帝国主义病急乱投医,专业造假币的“杉机关”横空出世;
“假币战略”实施后日本伪造的法币完全可以假乱真,为何最终却惨遭失败?
日本的造假阴谋和国民政府最终垮台的历史教训给现在的我们什么启示?
一、可怕的经济战:假币的威力更胜于枪炮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几乎和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早在几千年前的夏朝和商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使用漂亮的贝壳作为货币充当物品交换的对价,所以至今与钱财相关的汉字大多数带个“贝”字。
中国周朝的贝币
自从北宋时期纸币在中国诞生之后,由于其轻便易携带,很快成为广受欢迎的通货,并逐步随着造纸术流传到世界各地。
整整过了多年,欧洲才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了叫做“银单”的纸币,当时的“银单”做工粗陋,金额和说明文字都是手写的,后来由于印刷技术的改进,才逐渐开始转为印刷品。
不得不承认,英国人的商业头脑在欧洲是数一数二的,英格兰银行的“创意”随着英国商人传遍西欧,并很快传播到了北美洲大陆。
纸币在北美洲落地生根之后没多久,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英国政府对不听话的殖民地人恨得牙痒痒的,但出兵讨伐却又迟迟不能取胜,这时,老奸巨猾的英国人看到印制技术粗劣的殖民地货币“大陆票”,想出了一个“妙招”。
既然“大陆票”的质量差得跟手纸一样,为什么不大量印刷伪造的殖民地货币呢?只要我们开动机器印它个几十万张,殖民地肯定会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到那时候殖民地内部就会不战自乱。
年的美国大陆票(20美元)
这一方案很快得到了时任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批准,英格兰银行接旨之后,立马组织了一批自己的能工巧匠,开动机器连夜赶工,没费多少力气就造出了一批质量比真正的“大陆票”还好的伪钞。
英国将大批假币投放到北美市场之后,果然造成了殖民地的货币混乱,一时间“大陆票”的兑换能力严重滑坡,不仅外观和手纸相差无几,价值也向手纸无限靠拢。
这段英国人坑美国人的历史往事,导致形容某物一文不值的美国俚语“不值一张大陆票”流传至今。
但是,当时殖民地经济水平的落后限制了英制假币的实际效果,大家不用纸币,也可以使用传统的西班牙金币或银币。虽然“假币战术”大获成功,却无法改变英国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的现实。
但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英国人的脸被美国人打肿了,但投放假币作为一种经济战的重要武器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广为流传。
从拿破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奥匈帝国,从斯大林到希特勒,几乎所有交战国家都使用过这一套办法,他们不仅制作敌对国的货币,还制作敌方同盟国的货币,只要枪炮声一响,事先印制好的假币就如同雪崩一样涌入对方境内。
而且,假币流通的渠道也越来越隐秘:从瑞士这样的中立国兑换到的英镑或者德国马克,可能全都是假币,路边吹笛子卖艺的瘸腿老头,随身携带的破箱子里或许就是几百万假币……
二战时期的1英镑纸币
应该说,造假这一行德国人干得是非常认真的,到了二战末期,整个市面上流通的英镑有三分之一都是假币。
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向英国积极输入假币,另一方面则是德国人怀揣大量假英镑购买各类物资,因为战争时期各国商人只认坚挺的英镑或者美元!
我既要了你的货,又赚了你的钱,对于精明到骨子里的英国人来说,世界的恶意莫过于此!
德国将假币战玩得风生水起,引起了一个“小伙伴”的羡慕,那就是日本。
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拉开全面侵华的序幕,但战争的形势发展却远远超出了那些军国主义战争狂人的预料。
不仅淞沪会战的血腥结果彻底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成了笑话,更加严峻的现实是到年10月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由于损失巨大,已经丧失了全面进攻的能力。
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的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全面侵华开始前,由于执政的日本官僚和军人集团盲目乐观地认为对华战争可能速胜,因此并没有做充分的经济准备,国家的黄金储备和银行的准备金总共只有13.5亿日元。
然而现实是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日本就烧掉了32.7亿日元的军费,第二年又猛增到近60亿日元,占国家财政开支的77%。
武汉会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毫无疑问,如果侵华战争按照这样的消耗水平继续下去,那么在达成其侵略目标之前日本自己就已经破产了。
眼看武力进攻一时之间已经难以奏效,日本当局开始挖空心思地研究通过非常规手段击败中国的方法。
接到这一任务的陆军本部陆续设立了10个研究机构,其中就包括原子弹以及化学武器的研发,但日本资源匮乏、资金有限,多年来这些方面的进展并不大。
这时,德国对英国的“假币战”大获成功让陆军本部的鬼子们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德国人能做到的事,堂堂“大日本帝国”当然也应该能做得到!
这倒不是因为鬼子们的能力比纳粹们强,而是对手中华民国的实力太弱了。
日寇研究了英国流通的英镑之后认为:伪造英镑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别看它只是一张纸,但上面的水印巧夺天工,其技术含量绝非日本现有的设备和人力可以模仿。
当然这只是指英镑,对于中华民国使用的法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从年底开始启用的法币在中国流通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却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当时在中国境内除了法币还流通着多种地方货币以及各种形式的银元,这种混乱的货币状态让占据东北、华北的日本浑水摸鱼,通过印制大量劣质的“银元”和地方货币割中国的韭菜。
日本在伪“满洲国”发行的杂牌货币
所谓日本产的“银元”,其实只是镀银的铜块或者铅,而那些地方纸钞则根本没有贵金属储备支撑,今天可以买一头牛,明天可能就只能买一张纸。
自从国民政府宣布全国通用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和白银流通之后,日寇手里的假银元和地方钞票就全砸在了自己手里,这让日本人感觉被蒋介石摆了一道。
尽管日本坚决反对,但国民政府在英美的支持下还是在年11月3日正式发行法币,这让原本已经十分紧张的中日矛盾骤然尖锐起来。
因为法币在日占区也开始流通,这意味着日本要想再通过滥发劣质杂牌货币吸血会更加困难,最令日本不爽的是国民政府有美英撑腰竟然敢不听自己的话,这让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遇到了巨大的威胁。
就在法币发行一年半之后,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至于怎样通过假币把中国的经济搞乱,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宏伟事业”,就这样交到了陆军本部第9研究所的山本宪藏少佐手里。
二、造假不遗余力:大批假币出笼足可以假乱真
山本宪藏曾经在伪“满洲国”花费大量心力研究中国的法币和货币发行政策,对于这种新生货币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十根手指,可以说,在伪造法币方面没人比山本更内行的了。
关于如何实施伪造计划,山本列出了几个重点:
首先是伪造法币的可行性:据调查,委托生产法币的厂家是英国的托马斯德拉罗公司、滑铁卢公司以及美国钞票印刷公司,别看这几家都是老资格的印钞厂,但在印制法币方面却不太上心。
“中国通”山本宪藏
他们采用的防伪手段虽然也包括水印和暗记,但不是代表当时防伪技术天花板的满版水印,而且暗记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伪造起来并不困难。
而且,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的防伪意识几乎没有,反正都是一张花花绿绿的纸,国民政府造的和日本造的又有什么区别?只要能使就行了!
理论上的可行性解决之后,接下来就该找国内的合作厂家了。
山本的运气不错,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及巴川造纸株式会社的社长井上源之丞是他的好朋友,二人埋头研究了几天,发现以日本的技术力量法币的结构和技术特点并不难仿制,而且井上也有足够的经验。
那么到底印制多少假币才可以把中国的经济搞乱呢?山本在搜集前几年的法币发行数据之后发现,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并不大,3年多以来总共也不会超过30亿元。
现在南京、上海、北平、武汉、广州等大城市都已经被日本占领,想必国民政府制作法币的厂家和法币能够流通的空间都十分有限,很显然,如果日本能够在短期内印制并投放大量的法币,将会取得压倒性的效果。
这一数据让山本兴奋不已,他在反复推敲之后制定了一份《法币谋略工作计划》,将投放于中国的法币金额初步定为30亿元。
很显然,他认为只要把在国民政府控制区域内流通的货币金额数量提高一倍,就能够把国统区的经济秩序彻底搞乱。
年度流通的元面值法币
从山本的角度想问题:如果某天早上自己一觉醒来,发现兜里的钱瞬间缩水了一半,那可绝对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自己不急疯了才怪!
这个计划简直没有理由不成功,毕竟德国人投入的英镑假币只是流通总额的三分之一啊!
山本花了不少时间游说参谋本部的头头脑脑,让他们把《法币谋略工作计划》放到了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的桌上。
野心勃勃却又头脑简单的东条英机在日本政界素有“上等兵东条”之称,鼓动全面侵华以来,他非常苦恼于日军在中国战场陷入泥潭的窘境,而山本的方案令他眼前一亮。
或许,这就是“皇军”能够在中国取胜的捷径!
年12月底,在东条的支持下《法币谋略工作计划》正式开始实施,作为回报,他同意山本等人将印制假币金额的20%用于活动。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如果山本能制作30亿的法币伪钞,那就意味着他手头上握有6亿元的“现钞”。
按照国民政府出台的法令,1法币约等于0.09英镑,也即是含有0.33克黄金,年的50元法币就买一头牛,这“6亿元法币”都能把当时国统区的牛买光!
上海的“杉机关”所在地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满眼金光的山本很快于年初在上海设立了代号为“杉机关”的造假总部,一心一意地研究如何生产可以假乱真的法币伪钞。
根据井上的研究结果,外国公司为中国印制法币的纸张成分主要是棉花,但也不全是棉花,除此之外还有蓖麻和苎麻的纤维。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日本国内和所控制的中国国土几乎不生产苎麻,因为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不过这难不倒作为造假老司机的井上,他很快从日本国内找到了性质相近的纸样,并在其中加入了作为替代苎麻纤维的桑树皮。
这样做出来的纸张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挺括”!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山本很早就发现法币里面有红蓝丝线,但说是红蓝丝线却又不准确,因为它其实是会随着光照变色的彩虹色丝线。
井上的工厂可以造纸,但不能造彩虹色丝线啊!可金山银山就在眼前,怎么能不要呢,山本一咬牙,从日本人造丝株式会社订购了2吨超细的丝线。
这种丝线比头发丝都要细得多,几乎可以算是“纤维”,可再细的纤维都摆脱不了一个致命问题:掉色。
这只能怪日本国内的印刷技术太落后了,如果靠印刷的油墨,那么过不了多久这些丝线就会掉色。
仔细看会发现这张百元法币的背面呈现渐变色
钞票掉色这个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还属于世界性难题,当年法属几内亚独立以后曾经委托苏联印钞厂印制本国的纸币,但由于苏联的印钞设备专用于寒冷地区,印出来的纸币在几内亚这种又炎热又潮湿的地方很不“适应”。
于是令人崩溃的一幕发生了:有一次一个哥们拿出纸币时,也不知是汗手还是什么原因,竟然把纸币上该国总统的头像给抹掉色了,成了黑乎乎的一团。
更令人崩溃的是,这个倒霉的哥们还因此以“侮辱国家元首”的罪名被抓去坐了牢。
但山本这次另辟蹊径,他先用浸染的方法,把丝线泡在事先调成彩虹色的油墨里上色,然后嵌到纸张里面,虽然效果差强人意,但总算马马虎虎能够过关。
然后还有更难的一关:印制。
这可是高难度的专业手工活,要把法币真钞上面的图案一点点地刻到钢印板上,不能差一丝一毫,快急疯了的山本不得不托关系从主管货币发行的大藏省请来专门制作日元的技师,也不知做废了多少钢板,反正最终是把雕版给整齐活了。
说到这山本还得感谢那些不上心的英国和美国公司,因为他们并没有使用满版水印,所以雕版的难度大大降低,否则就算等到美国飞机把原子弹扔到日本人头上那一天山本也未必能搞出哪怕一张合格的法币伪钞。
就为了造出质量过硬的法币伪钞,这帮鬼子前前后后忙活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他们用锲而不舍的“专业”精神向全世界证明了“造假我们是认真的!”
一开始,山本打算在中国印制最后的成品以便就近投放,但在中国印制的成本太贵了,甚至比法币真钞还贵!
山本宪藏的支持者,大战犯东条英机
最后这个活还是落到了井上的日本公司头上,而且井上成功地把假币的成本控制到只有真钞的一半,到年初,他们已经印出了万元的法币伪钞。
为了让伪钞的流通更加顺利,鸡贼的山本专门印那些面额不大,方便兑换的票样,例如10元、50元、元等,而且正如他所预料的,法币伪钞打入中国市场异常顺利。
“杉机关”通过设立在日占区和国统区的53个网点大量输出伪钞,仅仅两三年时间内就印制和发行了超过40亿元的假冒法币。
功夫不负有心人,山本的伪钞之所以得到中国“用户”的认可,除了当时国人的防伪意识不强,就是因为它的质量实在是太好了,除了国民政府的造币专家,就算把它和真钞放在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面前,孔先生也根本分辨不出来。
怀揣着大把假钞票,山本俨然成了中国地下黑钱市场的老大,他不仅遥控伪钞发行,还派人到香港和澳门去“洗”这些“钱”—把它们换成日本所需要的战略物资,例如汽油和青霉素等。
虽经历诸多坎坷,但成功就在眼前,此时踌躇满志的山本真想仰天大笑三声: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可以用假币征服全世界!
三、日寇挖空心思的毒计毁于国民政府的黑色幽默
日本刚开始大规模印刷伪钞的年,国民政府突然收紧发行政策,把原来6家银行的发行权集中到中央银行一家。
这对山本的阴险计划差点造成毁灭性打击,但运气还好,山本一开始仿制的法币种类中就包括中央银行的版本。
原先交通银行、农民银行等多家银行也有法币发行权
眼巴巴地指望山本的假币能够起效的东条英机直到年7月下台之前还多次把山本、井上等人找来,询问“假币作战”的进度。
然而令东条英机和山本宪藏等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挖空心思的毒计却被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段摧毁了。
从年上半年开始,为了扭转在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军在中国战场陆续展开了一系列主动进攻,占领了国民党控制的部分地方。
退守重庆的国民政府僻处西南,沿海城市基本都被日本占领,英美公司印制的钞票再也无法通过海路到达了。但为了抵消战争开支,稀释政府债务,蒋介石命令孔祥熙在重庆的防空洞里办起了印钞厂。
事实证明,事情一旦到了国民政府手里就只会往糟糕的方向发展,到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法币的印钞数量已经失控,法币的年发行量猛增0多倍,最后达到了惊人的亿。
同时给日本补刀的还有美国和英国,由于到二战后期中国已经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为了防止日本在这次经济战中获得胜利从而摧毁中国的经济,英美当局想出了更绝的一招。
他们用空投的方式向国民政府投放了面值千元、万元的法币,并且推动法币改版。
年抗战胜利前,法币的总发行量已达亿元,是年流通量的倍,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大面值的法币,导致日本方面原来伪造的小面值的法币完全失去了作用。
这样一来,山本宪藏苦心制作的40亿的法币连个水花都没打起来就被国民政府连同美英开闸放出的大水冲得无影无踪了。
这才是国民政府的王炸!
原本日本向中国投放假币的目的是为了引发通货膨胀,但没想到国民政府自己一手引发的通货膨胀比日本方面预期的疯狂得多。
“杉机关”辛辛苦苦地忙活了五六年,结果直到日本投降也没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山本哀叹说:“中国真是一个可怕的国家!”
导致日本方面的假币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从完全高估了自己的造假能力,并低估了国民政府的底线。
很明显,世界上几乎不会有像蒋介石政权这样疯狂的政府,会以敲骨吸髓地掠夺本国的人民为代价喂肥自己并讨好洋人主子。
当然,年的大规模通货膨胀仅仅是国民政府在其寿终正寝之前恶性通货膨胀的开始,到了解放战争后期,法币的年发行量已经超过万亿元,加上前几年发行的法币,国民政府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差不多把国统区人民都变成了千万富翁。
而法币的最大面额已经从元提高到60亿元,但这么一张天文数字般的钞票在市场上连半两米都买不到。
在法币彻底变成废纸之后,国民党又发行了金元券、银元券等所谓的货币,变着花样地反复折腾,但事实上其信用价值等同于0,根本买不了任何东西。
确实,货币政策的彻底失败将导致导致国家经济崩溃、政权不稳,但把国民政府送进坟墓的是国民政府自己。
恶性通胀下人们用麻袋装钞票
时至今日,“假币战”已成为一种相对传统的经济战战术,而新的经济战手段只会更加隐蔽和阴险。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在这个暂时和平的世界上,敌对势力对我们正常的金融秩序可能实施的破坏行动依然值得我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