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非漫谈对加纳社会与经济发展几点认识 [复制链接]

1#

加纳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作为西非地区发展的领头羊,被誉为非洲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样板。关于加纳经济社会发展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摆脱政治动荡局面,实现社会长期稳定

加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的国家之一。15世纪后期,加纳丰富的黄金吸引了大批欧洲商人来到几内亚湾。葡萄牙人于年率先来到沿海地区——“黄金海岸”,掠夺黄金,贩卖黑奴。随后,荷兰人、丹麦人、英国人和瑞典人接踵而至。年,英国人确立了在黄金海岸的霸主地位。年,今天加纳的大部分版图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后,在黄金海岸统一大会和大会人民党的努力下,加纳迫切渴望独立。

年3月6日加纳共和国成立,恩克鲁玛担任首任总统。恩克鲁玛政府重视发展经济,主张使加纳经济快速转型,实现工业化。恩克鲁玛大规模地实施工业化项目,旨在大大地推动加纳经济的发展。于是,建造了阿科松博大坝和沃尔特铝业公司,修建了道路,在全国各地兴建学校,推广卫生服务。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加纳人均GDP居非洲第五位。年黄金产量万盎司,创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由于公共部门的项目缺乏资金,国有企业缺乏管理人才,外汇储备耗尽,内部金融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政府官员严重腐败。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加纳面临重重困境,债台高筑,通胀率攀升,经济管理不善。由于恩克鲁玛的独裁统治,再加上国家经济的崩溃,最终在年当他出国访华时,加纳爆发了政变。从恩克鲁玛下台到年这段时间,加纳就更换了七届政府。每次政府的更替,都会使群众更加疏远政府,并伴随着军事干预,宣称要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每一届新政府,不管是民选政府还是军政府,都没能稳定加纳的政治经济局势。

罗林斯年12月31日发动政变开始执政,成为加纳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在政治上奉行民族和解政策,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经济上执行以结构改革为中心的复兴计划,推动加纳政局由动荡走向稳定,经济由衰退走向发展。

自年以来,加纳政局长期保持稳定,成功举行7次大选,基本形成新爱国党和全国民主大会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历次大选和政权交接均平稳过渡。加历届政府均重视法制建设,严厉打击犯罪,妥善解决宗教、部族和社会矛盾,刑事犯罪率多年保持较低水平,社会治安良好。

调整国家经济结构,发展健康增长经济

20世纪50年代,独立后的加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相对较高,通胀率低。年,农业是加纳人民收入和财富的主要来源,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单一作物产品可可粉占加纳出口收入的3/5。加纳的外汇储备也很丰富,主要得益于可可粉出口的繁荣和充足的劳动力,包括来自周边国家的移民。

在加纳后独立时代,由克瓦米·恩克鲁玛制定的经济战略优先发展国有企业的工业化,使出口多样化,从而减轻对仅有的几种初级出口商品的过度依赖,并且防止单作现象的出现。这导致可可粉产量下降,并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率;结果是出口下降,出口收入减少。这一工业化战略还倾向于实现自给自足,并通过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建立一些进口替代工业。最后的结果是,经济进一步恶化,年均通胀率大幅上升。例如,通胀率在~年是6%,但是在随后的10年升到50%。

年,加纳各项物资都严重匮乏,包括粮食、原材料甚至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问题和外部震荡——尤其是贸易的萧条、经济管理不善和政治动荡。为此加纳政府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把抑制通胀、发展农业、招商引资作为重点,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年至年,加纳年均GDP增长率达到6%,通货膨胀率从年的%降到年24.6%。年至年财政连年无赤字。

解决国家经济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更侧重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而不是经济增长和减贫。由于缺乏财政纪律,再加上不利的外部经济条件——可可粉和黄金价格走低,而石油价格走高,年第三季度加纳经济又陷入危机。通胀率加速上升,利率奇高。年初,加纳的国内债务已经达到全国产量的20%,支付的利息超过了全国医疗和教育的总开支。

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年约翰·阿吉库玛·库福尔领导的新政府宣布国家进入高负债穷国状态。高负债穷国偿债计划旨在为这些国家减免债务,实现外债的可持续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后的几任政府还进行了几次改革以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改善民生。

加纳政府注重以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为指导,根据市场原则,发动私人资本,为经济注入活力。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政府鼓励外资进入的行业有电力、采矿、石油等能源领域,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房地产开发、渔业、垃圾处理业等。加纳宏观经济政策较稳定,政府通过大力发展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鼓励农业、私有企业发展,振兴黄金和可可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开发油气资源,逐步使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至年10年间,加纳经济保持年均7%左右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倍,外贸总额增长5倍,外汇储备增长近3倍。同其他西非国家相比,加纳钢铁、水泥、纺织、日用化工、食品、汽车装备等加工、制造业均已初具规模。

加强同世界联系,合作共赢促进经济增长

加纳一向重视同非洲地区甚至整个世界的关系。它对年非洲联盟组织(现为非洲联盟)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在年支持成立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这两个组织都是专门为促进区域间经济和政治合作而设立的。加纳还参与了利比里亚维和特派团,为维护区域内的和平稳定与安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外,加纳也参与了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多哥、科特迪瓦、尼日尔和区域内其他爆发点的预防性外交。加纳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对于与加纳具有同样文化历史、血缘和经济关系的邻国,尽可能进行密切的合作。这使得加纳建立了多种双边贸易和经济协定,组建了加纳及其近邻国家在内的永久联合委员会,但有时这些国家之间也会面对潜在的思想政治分歧与相互猜疑。总的来说,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次区域合作,缓和了区域内的紧张局势。

加纳和中国于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加纳提供了经济援助,为促进两国的合作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例如,中国政府帮助加纳建设了国家大剧院、阿福非灌溉工程、国防部办公区、多个农村基础学校以及外交部与区域一体化联合体,另外还有进行中的海岸角布伊水电大坝工程、凯蓬供水扩建工程和阿图巴天然气工程。此外,中加两国在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十分频繁。

加纳与各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外交关系有助于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而为非洲大陆的崛起与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结语

当前,加纳正在大力吸引投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朝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前进。但是,加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未完全摆脱单一经济结构,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很多国民依旧处于贫困状态,容易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有信心见证加纳充分利用资源和机遇,加速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形势越来越好!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执笔人:杜莹;年第六期,总第七期)

中心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成立于年4月,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加纳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加纳行政管理学院、加纳温尼巴教育大学、加纳发展大学共同筹建的特色研究中心。中心依托公共管理学院,由赵蜀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西非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电子科技大学践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电子科技大学构建国际化跨学科研究体系、打造新型高端“智库”的有益探索。中心将立足于电子科技大学学科与国际交流优势,着眼于西非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以留学生人才培养为基础,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发布研究课题,开展联合研究,为我国及西非国家提供高水平智库服务。

中心的目标和任务:

西非研究中心将联合加纳5所高校成员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西非校友会和加纳中华工商总会,着力于打造集留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西非研究智库为一体的“1+1+1”中非合作新模式,即:

1.构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将协助拓展来华留学生的西非生源,丰富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博士、硕士多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开展西非海外干部培训、师资培训、定制化ICT与工程培训、学生暑期实践项目等,致力于构建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实训实践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化的海外人才培训基地。

2.搭建一个学术、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西非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中非友谊·学术文化交流月,推广文化资源3D平台海外落地展项目、中国-西非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心将致力于搭建集学术、人文、科技等多领域的中非交流和合作平台,提高我国高校、企业在非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3.建立一个西非研究智库。中心将结合成员单位的学科优势、研究特色,加强与加纳“伊曼尼政策教育中心”(全球智库排名)、“统计、社会和经济研究院”(全球智库排名)等西非智库组织合作,加强联合研究,发布、承接研究课题,为我国政府及西非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非智库研究中心。

中心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