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午夜时分,上海浦东机场国际出发大厅。
不同于往常的熙熙攘攘,此时的机场格外冷清。
广播里传来了ET航班登机的消息,三峡集团中水电几内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张如军收起电脑,招呼随行的同事登机。他们,即将前往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几内亚。
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这是张如军第二次在疫情期间逆行辗转奔赴几内亚。
张如军一行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关键时刻靠得住的“中国朋友”
“连剧本都不会这么写。”这句话用在张如军两次辗转赶赴几内亚的经历上,再合适不过了。
年4月,几内亚爆发埃博拉疫情,当地的其他外国企业纷纷撤离,航班大面积取消。此时,中水电承建的凯乐塔水电站正值施工关键期,在疫情和工期面前,张如军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两手抓”。正在国内的张如军,提前结束休假,辗转20多个小时回到几内亚。
来不及倒时差,张如军和项目上多名建设者一起,在做好员工健康防护的前提下,力保承载着几内亚人民发展希望的项目按计划推进。最终,凯乐塔水电站提前数月投产发电。
竣工后的凯乐塔水电站形象被印在几内亚央行新发行的面值2万元的纸币上,这座用智慧与汗水浇灌而成的工程成为中几友谊的一个象征。
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形象登上几内亚货币
埃博拉疫情面前毫不退缩的三峡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称赞。法国《世界报》和美国彭博社专题报道三峡集团,称“中国企业疫情期间赢得了非洲朋友”。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6年前同样的剧情又一次重演了。
今年3月,几内亚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几内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负责人,凯乐塔电站的运行、苏阿皮蒂项目的建设,和奋战在这两个项目上的员工成了张如军最大的牵挂。
3月中旬,几内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张如军联合几家中资企业申请到一架商业航班,又一次义无反顾率领项目骨干和厂家人员返回现场。
飞机一落地,张如军分别向几内亚总统府、总理府、能源部、财政部通报自己到达的信息。政府高层相关人员兴奋地说:“中国朋友回来,我们就放心了!关键时刻,还是三峡朋友靠得住!”
“没想到同样的情况又发生在我们身上。”张如军说,“但是,为了几内亚在建的最大民生项目顺利竣工和运营,为了几内亚人民对我们的这份信任和情谊,我们没有丝毫犹豫,仍然会坚守承诺。”
守护几内亚的“万家灯火”
几内亚水力资源丰富,有“西非水塔”之称。而张如军带领的水电建设者们,正与当地一起将这里变成“西非蓄电池”。
“对几内亚来说,凯乐塔和苏阿皮蒂两座水电站都是‘国之重器’,我们作为建设和运营方,来不得半点含糊。越是疫情特殊时期,我们越要靠得住,不仅要顶得上,还要干得漂亮。”张如军说。
凯乐塔是几内亚目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工程”,建成后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翻了一番,电站可为首都科纳克里及沿线11个省市近万人提供电力,和输变电线路一起构成了几内亚最完备的电力供应体系。
除了凯乐塔电站运维,中水电还承担着5个变电站及近千米输电线路的运营,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
在几内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苏阿皮蒂项目总经理刘加华看来,“就像湖北能源对武汉抗疫的重要性一样,凯乐塔也是几内亚抗疫保电保供的关键项目。”一场保卫战随即拉开帷幕。原本准备春节休假的他,拨通了张如军的电话,主动要求放弃休假。
首先是机组检修,而重点则是3号机组全面大修——即A修。可是,受疫情影响,检修骨干人员无法进场,怎么办?备品备件物资采购受到影响,怎么办?雨季即将来临、时间紧,怎么办?
2月9日,凯乐塔3号机组检修动员大会在电站现场召开。会上,凯乐塔三号机组“A修突击队”成立,包括项目副总经理彭家红在内的10名队员庄严许下“军令状”:“我们在埃博拉的时候没有后退,这次更要担负起守护电网运行和机组检修的重任。”
突击队员们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经过82天的紧张检修,3台机组的年度检修于5月初全部完成。大家为自己点赞:“咱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凯乐塔水电站机组检修现场
凯乐塔运维团队按照有限责任公司和项目部制定的疫情期间保电措施,加强质量监管和运行分析,提高设备巡检频次和标准,及时消除设备初期故障,加强与电网调度以及上游苏阿皮蒂水库沟通协调,科学安排运行方式,将备用机组保持在良好状态。
凯乐塔的五座变电站变电容量占几内亚全网的75%,是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动脉”。面临人手短缺、任务艰巨的困难,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
在千伏Kaleta变电站,由3名女性毛敏惠、杨晓林、李珠群组成的“巾帼班组”,疫情期间不仅确保安全生产,还积极配合冈比亚河流域开发组织(OMVG)在站内的施工,获得了对方的高度认可。
在首都科纳克里负荷最重的变电站——千伏Matoto变电站,项目部从周边的Maneah站和Tombo站各抽调一名运行人员,保障该重要站点4人在岗。疫情期间,4个人的吃、住、工作都在这小小的变电站内,就像留守要塞的战士,守护着首都的万家灯火。
“巾帼班组”在Kaleta变电站坚守工作
在凯乐塔千米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上,检修人员将整个线路当作自己的家,大家轮流休息做饭,持续坚守,只为线路的安全通畅。
截至5月31日,凯乐塔实现年累计发电量.18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1万千瓦时,增长率37.35%,创年以来1-5月新高。
全力为了“西非三峡”
经过多年深耕,中水电在几内亚业务已覆盖经援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在建项目管理、现有投资资产管理、电站运行维护等全产业链。而被称为“西非三峡”的苏阿皮蒂水电站则是全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自然成为疫情期间全力保障施工的重点。
对几内亚和非洲人民而言,苏阿皮蒂发电能力不仅满足国内电力需求,剩余电能还可输送至冈比亚、塞内加尔等周边国家,推进西非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西非可持续发展。
年是苏阿皮蒂项目投产发电的关键之年。“疫情对苏阿皮蒂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员管理和项目施工建设。”张如军说,“我们借鉴当时抗击埃博拉的有益做法,吸收国内抗疫的先进经验,找到了适合项目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方案。”
项目部与业主单位——几内亚能源部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统筹协调防疫抗疫。项目部与参建单位成立疫情联防联控协调小组,共同落实疫情防控。同时,制定了防疫“逐级预案”和“分层预案”,全方位构建起防控体系。
疫情防控期间,中水电与17家参建单位进行一体化防疫管理,大单位数百人,小的一两人,防疫物资统筹考虑,不分彼此,让大家感受到“一家人”的暖意。5月26日,三峡集团收到合作单位哈尔滨电气集团的感谢信,对疫情期间苏阿皮蒂项目部对哈电集团所属电机公司现场14名员工的关心和支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大封闭”与“小封闭”相结合的管控方式,就是防控组集体智慧的代表之一。
3月13日,几内亚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始实施“大封闭”管理,与几政府一同加强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管理,检测进出人员体温,附近村民凭通行证出入。
4月3日,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严峻,项目部第一时间要求各单位加强营地“小封闭”管理,要求包括当地雇员在内的所有员工不得随意外出。严格限制营地间人员往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进入5月,项目部在与当地政府、业主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在营区辟出地方,统一提供住宿和交通,进一步减少当地雇员与外界接触感染的风险。自此,苏阿皮蒂项目实现“小封闭”管理。
主变压器安装是保障机组投产发电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项目部克服机电安装和厂家服务人员紧缺的困难,搭建起远程视频“云平台”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