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紧邻曼德海峡,是控制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通道的重要位置,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年8月1日,我*正式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在到达吉布提基地之初,很容易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尤其是以传染病的危害更为严重。
图1吉布提基地进驻仪式
01
国家概况
该国沙漠和火山占整个国土面积的90%以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全年分凉、热两季,4到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可达45℃;11月至次年3月为凉季,平均气温在27℃(图2)。该国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主要分布在首都吉布提市以及和周围国家交界处。医院数量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首都。首都以及驻扎的医院可能提供较好的医疗保障,而其他医疗单位能够开展的治疗十分有限。
图2吉布提近年温度与降水分布
02
传染病谱系分布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上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医疗投入少,导致病原微生物和传播媒介分布广泛,给居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我*官兵健康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地的传染病疾病谱和我国本土差异很大,迫切需要掌握相关*事医学地理资料,为做好卫生防护提供有力支持。
2.1
原虫类疾病
2.1.1疟疾
当地以恶性疟为主,其次为间日疟,其他类型少见。年1月至5月吉布提市出现了疟疾疫情,年11月至年2月再次爆发。造成此次疫情的是斯氏按蚊,由亚洲传播到非洲之后在当地大量繁殖使得疫情发作。与当地传统传播疟疾的冈比亚按蚊相比,斯氏按蚊在适应当地环境后能够长期繁殖,不存在中间的低谷期,导致全年均有疟疾发生。此外,传播媒介的变化也使得间日疟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病例占年疟疾总病例数的36.7%。
2.1.2利什曼原虫感染
年当地出现了首个内脏利什曼病例,在年也发现了皮肤利什曼病患者。虽然近几年未发现利什曼原虫的病例,但是依然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
2.1.3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在法国驻吉布提基地中,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非常常见,是造成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在卫生条件较差且水源质量不能保证的地区,该病发病率非常高,被列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人与动物普遍易感,人吞食10个包囊即可感染此病,在吉布提全年都是高发期。
2.2
病*类疾病
2.2.1登革热
当地登革热的发病比例最高,约占所有病*感染疾病的21.8%,主要病原体为登革热1型和2型病*,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在年的病例中,出现了登革热3型病*感染,提示当地登革热疫情的发作变得更为复杂。
2.2.2白蛉热
由托斯卡纳病*感染,经由白蛉传播,表现为头痛、眼睛血丝和与流感类似的症状。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与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吉布提白蛉热的发病率在3.7%,近年来暂未发现有白蛉热的报告。需要注意的是,白蛉也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要防止两种疾病的混合传播。
2.2.3基孔肯雅热
由基孔肯雅热病*感染,并经伊蚊传播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剧烈关节疼痛、皮疹和轻度出血为主要特征。与登革热相比,发作时疫情强度更大、扩散范围更广,症状中关节疼痛也更为明显。年,当地基孔肯雅热发病率在2.6%。
2.2.4西尼罗河热
由西尼罗河病*感染所致。该病*可感染蚊子、鸟类以及人类。鸟类是主要的自然宿主,通过蚊类叮咬传播,在人群中可引起致死性的西尼罗河脑炎和脑膜脑炎,危害极大。此外,还发现牛、羊等当地多种动物携带有该病*,吉布提也是西尼罗河热的高发地区。
2.2.5裂谷热
由裂谷热病*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人体可通过被感染蚊虫叮咬、接触感染动物血液而间接感染。一般来说,人体感染后症状较轻,但也有1%-2%的感染者症状严重,导致出血热、脑膜脑炎、爆发性肝炎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年,吉布提的裂谷热发病率为2.2%。当地已然出现了周期性发作态势。目前,裂谷热尚无有效的疫苗。
2.2.6*热病
由*热病*感染所致,年,当地*热病发病率为1.5%。近几年尚无报道,但是可以判定依然处于流行状态。目前,*热病已有疫苗预防,且预防效果好。因此,所有拟前往当地的官兵均需在出发前10-14天接种疫苗。
2.2.7蜱传脑炎
年吉布提的蜱传脑炎病*感染率为1.5%,均为欧洲亚型。年在当地动物检疫中,发现刚果出血热病*的携带率为15.7%,蜱传出血热病*的携带率为0.2%。因此在野外训练时,需要通过涂擦趋避剂、物理隔离等防止蜱虫叮咬。
2.2.8流感
年从吉布提出口到沙特的单峰骆驼中,检出了甲型流感病*。测序结果表明该病*序列与-年在人类和猪中广泛流行的H1N1病*序列存在高度重合,还与H1N2、H3N2以及H3N6病*基因序列有着部分重叠。
2.2.9AIDS
AIDS在当地广泛流行,年吉布提15-49岁人口中,HIV感染率为1.6%。我*官兵在当地可能的感染途径是接触到群众血液。因此,在执行任务时,要充分做好保护,防止自身的皮肤伤口或者口、鼻、眼部与外界不明来源的血液接触。一旦发生暴露,建议在2小时以内服用阻断药。
3
细菌类疾病
2.3.1结核
当地结核发病率非常高,每10万人口中可达例,其结核杆菌的耐药比例占非洲国家中第一位。
2.3.2痢疾
至年,当地驻扎的法*士兵中,志贺菌所致的痢疾发病率在0.6%-1.7%,仅次于阿米巴痢疾。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在环境卫生较差、水源受污染时极易发生。
2.4立克次体感染
年在当地屠宰场内,暴发了立克次体疫情,主要病原体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虽然人虱是传统的传播媒介,但是在蜱虫身上也发现了非洲型立克次体,证实了人虱和蜱虫是这次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同时,在患者中也发现了恙虫病东方体,是非洲首次报道。
03
传染病防控措施
吉布提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基地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做好疾病防护措施,尤其是需要做好环境卫生、保证食物饮水安全、清除传播媒介、预防用药以及疫苗接种等相关工作(表1)。
表1吉布提传染病谱系及防控措施
4.对策思考
由于我*到海外遂行任务的不断增多,对陌生地域的不熟悉,对部队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组建任务分队时,要充分考虑传染病防护,做好相关卫勤保障措施。首要措施是通过健康教育了解目的区域*事医学地理学信息,重点了解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媒介类型和传播方式,以及防护策略。其次,人员在出发前,经过体检保证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对可以接种的疫苗应提前一定时间接种,在到达目的区域后即可发挥保护作用,或者提前预防用药。在出发前要做好相应的卫勤措施演练,模拟营区内发生烈性传染病后,病患的救治以及基地的防控措施的展开,包括指挥信息系统、个人防护、防疫检测、洗消、救治装备、患者隔离转运诊疗装备、便携式处置装备等方面的应用。到达目的地后,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开展营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尤其是要注意消灭环境中传播媒介的孳生地,切实保障部队不受传染病的威胁,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图片来自互联网
参考文献:略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