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BreakingNews!
多国出现猴痘病例...
新
闻
报
道
当地时间年5月7日,猴痘疫情在英国发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相继报告发现确诊或疑似猴痘病例,欧美数个国家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可能存在多条传播链。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1日,全球已有12个非猴痘流行国家报告92例猴痘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世卫组织预测,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未来可能会发现更多病例。
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一种病*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是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病*,属于痘病*科正痘病*属,与在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是“近亲”。自世界卫生组织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
猴痘发生于非洲中西部雨林中的猴类,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偶可使人类受感染,临床表现类似天花,但病情较轻。但是,猴痘的传染性远逊于天花病*。
猴
痘
问
答
Q1:人类感染猴痘的病因是什么?
猴痘病*与天花病*同属正痘病*属,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人类感染猴痘,主要通过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而受染。
Q2:感染表现有哪些?
猴痘病*潜伏期为5~21天,感染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0-5天为发病期:在此期间患者会感到发热、剧烈的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疼痛、重度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发热后的1-3天为皮疹期:皮疹通常由面部开始出现,继而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有95%的患者面部出现皮疹;72%的患者手掌和脚部会出现皮疹。
最初是斑丘疹,随后变成充满液体的小水泡,最后变成脓疱,大约10天后结痂,经过3周后,结痂才能完全脱落消失。
大约70%的患者的口腔黏膜受到影响;30%的患者生殖器受到影响;20%的患者的结膜和角膜受到影响。
Q3:猴痘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猴痘的天然宿主尚未被确定,但是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猴痘,例如松鼠、冈比亚巨鼠、条纹小鼠、睡鼠和灵长类动物。
猴痘在人类之间的二次传播主要有如下4种途径:
1.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者的皮肤损伤,或者接触了最近被病人体液或病变材料污染的物品;
2.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
3.通过胎盘母婴传播;
4.气溶胶传播,猴痘病*在体外保持活性最高可达90小时。
Q4:猴痘能治疗吗?
目前尚未有针对猴痘的特效治疗方法,尽管年曾有一种基于牛痘的疫苗被研发出来用于预防天花和猴痘,但尚未向公众广泛使用。
Q5:猴痘的起源几何?
历史上第一例动物病例被发现是在年用于研究的猴群身上,因此被命名为“猴痘”,人类感染猴痘被发现的第一例病例是在年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患者是一名9岁的小男孩,当时刚果民主共和国正在进行“全球天花消灭运动”。
防
护
措
施
一、不恐慌。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传染率低,近年来的病死率大约在3%—6%之间,低于天花病*。
现阶段,中国还未出现猴痘病例的报道。
二、多加防护。
1.日常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类洗手液)
2.在猴痘病*流行地区应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特别是避免在无防护情况下接触患病或死亡动物的肉、血液或其他部位,避免食用野味。
3.发生猴痘疫情时,猴痘病*感染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与其他患者进行密切接触。常见的家用消*剂可以杀死猴痘病*。照顾患者时建议穿上防护装备。
三、必要时可选择接种疫苗。
猴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年,一款基于减*痘苗病*研制的疫苗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但尚未大范围接种。
中国海关提醒您:
如果您来自猴痘流行国家,并有相关接触史、暴露史,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相似症状,请在抵达进境口岸后,第一时间主动向海关关员申报,并配合接受医学排查,共同守护国门卫生安全!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魏晨心
供稿单位:卫生检疫处、福州长乐机场海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