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非学术园地非洲法郎的发展历史与运行
TUhjnbcbe - 2024/9/1 17:21:00
                            

非洲法郎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中国投资原创齐建华中国投资参考

内容提要

非洲法郎是去殖民化后世界上唯一留存下来的殖民货币体系,是前殖民帝国面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战略选择。该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与非洲国家“货币合作”,稳定和控制非洲市场,便利法国对非贸易,通过与非洲国家抱团取暖,巩固法国大国地位,维护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利益

关键词:非洲法郎殖民货币体系法国

●非洲法郎的前世今生

●非洲法郎的运行机制

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货币不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简单媒介或者一般等价物。由于金融垄断从一国走向世界,垄断者手中的货币不仅具有无所不在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基本职能,在缺少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还是垄断者通过金融手段占有和收割他人财富的强大工具。法非货币“合作”既是法国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国际金融垄断的一个有效机制,也是法国利用货币与金融工具有效地直接控制和影响原法属非洲经济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手段。

非洲法郎的前世今生

1、二战前的法郎区。一战后,以英镑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金本位成为暂时替代性国际货币体系。年危机后,欧美列强自扫门前雪,争相贬值本国货币,加剧了30年代大萧条,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年9月26日,英美法三国达成《三方协定》,停止货币战争,以结束动荡的国际货币体系。为英法等殖民列强提供初级产品和销售市场的广大殖民地和各自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保护其经济和对外贸易,抵御风险,维护本国货币国际货币地位的重要屏障。英镑区、美元区等相继形成。年10月,法国通过《货币法案》创办了外汇基金,法案规定,包括法属非洲在内的所有法属殖民地都可以将当地货币以平价与法国法郎挂钩,法郎货币区由此形成。自年起,法国法郎可以在法郎区各国内自由兑换和通行,为保障和强化法国与殖民帝国之间的经济和商贸联系,法郎区内国家不得开展对外贸易。

2、二战后的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山的半山腰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确定了强势美元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年12月26日法国政府宣布在法郎区内使用殖民地法郎:简化太平洋地区法属殖民地货币,将当地货币合并为法属太平洋殖民地法郎(CFP);非洲殖民地区的通用货币为“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FCFA),即非洲法郎。这两种货币都可以固定平价自由兑换成法国法郎。法郎与非郎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在创立之初保持在0.5非郎兑换1法郎的平价。非洲法郎区的建立,首先是为了避免战后法国法郎的贬值波及法国的非洲市场,殖民地市场的安全性对法国经济稳步发展具有独到的调节作用,其次是为保持和强调法国对殖民地对外贸易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第三,发挥殖民地对法国经济的“调节”功能,规避和消解美元对法郎的负面影响,维护法国大国优势地位。如此一来,法国凭借对其殖民地长期控制货币发行的能力和集权化、精准化以及强制化的管理能力,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外搞了一个以法郎为本位的货币体系小花园。

3、法属非洲的“独立”与非洲法兰西共同体法郎。随着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兴起,法郎区内的非洲国家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年,重新回到政坛的戴高乐总统颁布了第五共和国宪法,为顺应时代呼声,采用“法兰西共同体”体制替代第四共和国的法兰西联盟,赋予了海外殖民地更多的自治权,非洲法郎也从“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被重新命名为“非洲法兰西共同体法郎”。当60年代初法属非洲国家纷纷要求独立而不是在共同体内的自治地位时,戴高乐将法非“货币合作”作为独立的必要条件,绝大多数原法国殖民地国家难以拒绝。自年开始,贝宁、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喀麦隆、中非、乍得、刚果布、赤道几内亚、加蓬等西非和赤道非洲国家在独立时都与法国签署了货币合作协议,加入了法郎区。

几内亚首任总统杜尔坚持寻求几内亚真正的政治经济独立,拒绝这种“货币奴役”,于年离开法郎区,为此发行了几内亚法郎。但是遭到法国政府极其苛刻的制裁。前德国殖民地多哥,年起加入法郎区,此后国内反对声音日渐强烈,年多哥独立后,首任总统西尔瓦努奥林匹奥顺应民意,决定多哥于年脱离法郎区,但是就在多哥货币独立前夕,总统遭到前法国军团的一位中士暗杀。

4、非洲法郎的“非洲化”改革。非洲法郎区国家在年设立了非洲央行:西非国家中央银行、赤道非洲和喀麦隆中央银行。不过只有一半的管理人员是非洲人,而且董事长都是法国人。年,西非货币联盟成立,创立国签署了“货币联盟协议”,条款主要涉及货币发行原则、外汇储备集中化管理、货币自由流动和在联盟内自由转让等。随着60年代末美元逐渐无力支撑与黄金的比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基础面临被瓦解。法国更加强了法非之间的货币联系,并顺应形势对法郎区进行了技术和象征意义上的调整。1)将“非洲法兰西共同体法郎”分别改变成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西非法郎指“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使用西非法郎的国家有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等8个国家;中非法郎指“非洲金融合作法郎”;使用中非法郎的国家包括喀麦隆、中非、刚果(布)、加蓬、赤道几内亚和乍得等6个国家。2)年11月,西非法郎区成员国与法国签署了新的《货币联盟协议》,成立西非开发银行,又于12月签署新的《合作协议》,以弱化法国对非洲的控制和影响;3)、年,中非国家银行和西非国家银行总部从巴黎先后搬迁到雅温得和达喀尔;上述改革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非洲各成员国对两个央行的控制;4)减少董事会里法国代表的人数,但是依然保留了由法国任命中央银行总裁的参与权,继续掌控法郎区。年,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创立,它的两个支柱是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和西非开发银行。年,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正式成立。目前,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统称非洲法郎或非郎,是上述14个国家的共同货币,始终与法国法郎实行固定比价,分别由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的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和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的中非国家银行发行。

非洲法郎区还有第15个成员国,科摩罗,其货币称为科摩罗法郎,相当于非洲法郎币值的75%。使用科摩罗法郎(FC)的国家只有科摩罗。

5、非洲法郎与欧元挂钩。年,欧盟各国货币统一,欧元投入使用,法国法郎自然被欧元取代。法国并不想因此取消与非洲法郎区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合作机制,而是由欧元代替法郎与非郎继续保持固定汇率制。非郎与欧元挂钩的汇率是根据非郎和法郎的历史和现状,非郎和法郎的固定比价自然演变成为非郎和欧元的固定比价。根据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理事会于年12月按照法国法郎与欧元的汇率折算,确定了欧元与非郎的固定汇率,即1欧元=.非郎,1欧元=.科摩罗法郎。非郎于年开始与欧元挂钩,欧元和非郎的汇率至今未变。

非洲法郎的运行机制

法非货币合作的四项原则是非洲法郎区货币运行机制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刚果(布)独立时与法国签订的“合作协定”来认识非洲法郎的运行机制。根据双边“合作协定”,刚果必须与法国协调对外贸易、货币和财政政策。“关于货币和外汇,刚果必须参加法郎区,接受法资的“喀麦隆和赤道国家银行”发行的非洲法郎。刚果从法郎区以外所收入的全部外汇都必须存入巴黎的法郎区帐户,动用外汇时要经过法国与刚果、乍得、中非、加蓬四国组成的一个“混合委员会”批准。法郎与非郎的兑换不受限制,法国与刚果之间的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刚果国库在与法国国库分开之前由法国管理。法国国民可以在刚果自由投资、居留、开矿、营业,享受刚果本国国民待遇”。关于对外贸易,法国与刚果、乍得、中非、加蓬四国组成一个混合委员会,定期考察并决定这些国家每年进出口计划、动用外汇数额等。法国商品可以在刚果自由流通,不纳关税并优先销售、享有贸易特惠权。

1、第一个原则:法郎与非郎的兑换不受限制。刚国(布)案例中明确提出这一原则。为确保非洲法郎的可兑换性,非洲法郎区各发行机构发行的货币均由法国财政部保证其兑换性。也就是说,法郎区各成员国使用的货币可与法国法郎、年以后与欧元无数额限制地自由兑换。这一兑换承诺由法国财政部做担保。法国之所以用国家金融信誉和外汇储备做担保,承担一定的风险为非洲国家担保其货币的可兑换性,除政治上的需要外,在经济上也有重大利益考量。非洲国家独立之初,法国与其贸易额占国际贸易总额的比例高达80%,形成相对封闭和独立于世界贸易的一个大市场。直至60年代以后才逐渐减少,到80年代降至大约30%。当时在法郎区的外国投资者也主要是法国,维护非郎的可兑换性和稳定性,可以防范非洲国家因货币动荡带来经济或金融风险,维持区域内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法国投资和开展双边贸易。能够与法郎、欧元兑换的法郎区各成员国货币其实就是指非洲法郎,包括西非法郎、中非法郎和科摩罗法郎这三种非洲法郎,本文统称非郎。

2、第二个原则:固定平价原则。刚国(布)使用的非朗与法郎的兑换实际上遵循固定汇率。非洲法郎区的非郎与法郎挂钩、年后与欧元挂钩,均按固定汇率制度进行兑换。法郎和非郎的固定汇率从年法郎区建立之初的1:0.5,到年法国货币改革后新法郎与非郎比价位为1:50,再到年非郎贬值50%,科摩罗法郎贬值75%,法郎与非郎兑换比率为1:。非郎与欧元挂钩后,1欧元兑换西非法郎;1欧元=科摩罗法郎。到目前为止,法郎区各种货币(西非法郎、中非法郎、科摩罗法郎)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以固定平价与欧元进行自由兑换。

3、第三个原则:资金自由流动。“法国与刚果之间的资金可以自由流动”。法郎、欧元可在非洲法郎区自由流通。无论是现金交易还是资本转移,理论上法郎、欧元均可在非洲法郎区内自由实现。请注意,虽然这类资本可以自由流通,通行无阻,但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的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和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的中非国家银行这两家央行发行的非洲法郎虽然币值相同,但仅限在本区域内流通,不得跨区使用。也就是说,法郎区国家要执行外汇管制规定,两个法郎区之间的非郎不可自由流动。

4、第四个原则:外汇储备集中使用。“刚果从法郎区以外所收入的全部外汇都必须存入巴黎的法郎区帐户,动用外汇时要经过法国与刚果、乍得、中非、加蓬四国组成的一个“混合委员会”批准”。既然由法国财政部保证非郎无限的可兑换性,非洲央行就需要将其与第三方外贸收支的外汇储备存入法国财政部的交易账户中。具体方法就是给法郎区的每个央行在法国国库另立一个业务账户,将其外汇强制性储备存在这里。最初外汇收入全部上缴储存,从年起,考虑到保证国际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的需要,法郎区成员国存入法国国库的外汇储备比例有所下降,年以前减少至65%,自年开始,减至50%。法国财政部实际上发挥的是联邦银行的作用,对非郎的发行因此可严格管控。目前,法国财政部从西非国家央行和中非国家银行收入的存款数额大约每年为亿欧元。法国以利息形式补偿非洲国家,这部分利息计算在法国对非发展援助的项目里,以此保证业务账户的钱能够到位。为这一保证,法国还会要求非洲国家实行预算紧缩政策,即减少公共开支。从理论上讲,非郎区成员国可对此帐户进行透支,但是借贷条件要经过批准,每个成员国贷款额度不得超过国家上一年财政收入的20%,否则要支付高额利息。

除上述四项原则外,为保障这些原则的落实,法国必须参与非洲各央行的管理,虽然法郎区经历了70年代非洲化改革,但迄今为止,非洲央行的总裁都由法国任命,三家银行董事会中都有法国人任董事。根据央行章程,法国管理人员出席董事会,法国对决策有否决权。科摩罗央行董事会中,8名董事中的四位是法国人,决策要董事多数投票通过。在西非国家央行,虽然16名董事中有2人是法国人,但任何重大决策时必须一致通过。中非国家银行的13名董事中3人是法国人,重大决策也需要一致通过。法国代表制是执行非洲法郎体系核心原则的保障。

小结

法尼皮尤和恩东戈桑巴西拉在合著的《法非特殊关系:看不见的武器——法郎的历史》中描述了法国领导人如何在正式承认非洲国家政治主权的同时,用货币体系这一看不见却十分强大的工具控制这些国家,打败非洲的精英。“自从年法国在非洲殖民地建立法郎区以来,非朗的价值始终由巴黎决定。法郎区过去是为了保证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后来是保证法国对于非洲大陆的比较经济优势”。

编辑

雅温

校对

闫建军

设计

大米

本文发表于《中国投资》年10月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非学术园地非洲法郎的发展历史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