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读书好时节。眼下的上海,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阅读不会停顿,在“静止的时间”里可以更多地阅读与思考。为此,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社联、文汇报社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从4月1日起到“4·23世界读书日”,每天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作家、艺术家为读者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以自由组合再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一幅名画,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多方面的阅读观赏体验,以实际行动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力量。
读书、春天和爱,一直与我们在一起!
今日嘉宾
秦文君,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理事长,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儿童慧读慧写公益基金发起人,深受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剃头大师》等,还创作了《小香咕全传》《调皮的日子》《香草不是笨小孩》等系列作品,共计余万字,曾获90种文学奖项。《十六岁少女》等数十部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瑞典语、保加利亚语、荷兰文、韩文等版本。
今日推荐
推荐图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
不仅要“有趣”和“有意思”
更要厘清善与恶的真相
过去的40年里我出版了70本童书,感觉时光和水一样流逝,但文学之美丽是永恒的,特别是一些描绘人类最初模样的书所呈现出来的。我把自己的作品和指引过我的书放在上海郊区的书房里,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在书橱里占c位,都是常读常新的了不起的作品。
马克·吐温塑造了顽童汤姆·索亚的成长,把他放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纯真的童心世界,另一个是广阔的大千世界。《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幽默的、流畅的,暗藏非常深奥的地方,通过精彩的故事,极其犀利地指出善和恶的真相。正如作者说过:“你既是幽默作家,也要唤醒和指点。告诉别人你爱谁,对不幸的人应该仁慈……”
图片来源:《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插图
这本书把儿童不仅仅看作是“儿童”,还看作是“人”,而且善恶分明,这样的转变使得文本生发出一些“厚度”,小读者一眼就能看到“有趣”和“有意思”,更能体会崇尚善、鞭挞恶的意义,等他们长大后再来读,还能看出人生的悲悯,世界的规则……
图片来源:《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剧照
推荐乐曲:
《四季·春》
隔离在家,这曲子的旋律让我备觉温暖。记得年春天,我在宝山文学小英才班给一群三年级的孩子们上描绘春天的课,特意陪他们一起穿越了多年,从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汲取灵感。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倾听维瓦尔第《四季》里春天的乐段,却能感受到乐曲的种种意象:小鸟欢快地鸣叫、溪水叮咚流淌,暴雨突至、春雷阵阵,不久又放晴,回归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午后微风轻拂,草叶婆娑,牧羊人春困,小狗汪汪叫着,守卫着酣眠的主人……更不可思议的是,经过情境化的讲课,在场的很多孩子在接下去的20分钟内,写出了关于春天的美妙习作。
相关作品介绍
《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
张建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人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豆瓣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真名为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精彩选摘
图片来源:《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剧照
汤姆继续刷着栅栏——没有理会那艘汽船。本定定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说:“喂!遇到麻烦了吧,是吗!”
没有回答。汤姆像个画家似的打量了他的最后一刷,然后又用刷子轻轻一抹,接着像刚才一样打量一下效果。本在他旁边走来走去。那只苹果让汤姆的口水都流了出来,但是他依然埋头干活。本说:
“喂,老兄,你是被迫干活的吧,嗨?”
汤姆突然转过身来,说:
“哦,是你啊,本!我没留意。”
“我说——我要去游泳,这就去。你想去吗?可你当然要干活——对不?这是当然的!”
汤姆打量了一下他,然后说:
“你说什么叫干活?”
“怎么,你那还不叫干活吗?”
汤姆一边继续刷着栅栏,一边漫不经心地答道:
“嗯,也许这是叫干活,也许这不叫干活。我只知道,这适合汤姆·索亚。”
“哦,得了,得了,你总不是说你喜欢干这活吧?”
刷子继续在移动。
“喜欢?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应该喜欢。有哪个男孩每天都有机会粉刷栅栏呢?”
这么一来,事情出现了转机。本不再啃苹果。汤姆细致地来回刷着栅栏——退后一步看看效果——这里那里地添上一刷——再品评一番效果——本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专注。不一会儿他说:
“嗨,汤姆,让我刷一会儿。”
汤姆考虑着,打算同意,但又改变了主意:
“不——不——这恐怕不行,本。你看,波莉姨妈对这个栅栏特别挑剔——你知道,这毕竟是靠街的么——不过假如是屋后的栅栏的话,我就不会在意了,她也不会在意。对,她对这个栅栏特别挑剔;这活儿一定要干得非常小心;我看一千个孩子里面,也许两千个里面,也不会有一个干得了的。”
“不会吧——是这样吗?哦,得了,得了——让我试试嘛。就试一会儿——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让你试试的,汤姆。”
“本,老实说,我是想让你试试的;但是波莉姨妈——
嗯,吉姆也想干,但是她不让;希德也想干,她也不让。这下你知道我被选中有多不容易了吧?要是你来刷这栅栏,万一出了点岔子——”
“哦,得了吧,我会像你一样当心的。让我试试吧。要不——我把苹果核给你。”
“嗯,好吧——不,本,现在不行,我怕——”
“我把苹果都给你!”
汤姆带着勉强的神态把刷子递给了他,但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当原先的密苏里大汽轮在太阳底下挥汗苦干时,这位退休的艺术家则坐在附近阴凉处的一个桶上,晃着脚,啃着苹果,计划着“宰”更多的冤大头。这样的对象多得是;每隔一会儿就有一些男孩子过来;他们总是先嘲笑一番,最后却拿起了刷子。当本累得干不动了之后,汤姆把机会给了比利·费舍尔,换了一个保护得很好的风筝;费舍尔退出后,约翰尼·米勒用一只死耗子和拴耗子的绳子买下了这个机会——如此这般,一小时又一小时。到了午后时分,汤姆已经从早晨的一个可怜的穷小子变成了一个道道地地的大户。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东西外,他还拥有十二颗弹子,一个破单簧口琴,一块蓝色、透明的瓶子玻璃,一个空心轴,一把打不开任何东西的钥匙,一小截粉笔,一个玻璃的瓶塞子,一个铁皮士兵,一对蝌蚪,六只爆竹,一个独眼小猫,一个铜门球,一个狗项圈——但是没有狗——一个刀柄,四块橘子皮,一个破破烂烂的旧窗框。
这段时间他可舒服啦,悠哉游哉——好多人陪着他——栅栏被刷了整整三遍!要不是石灰水没有了,他会让村子里所有的男孩都破产的。
图片来源:《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剧照
《四季·春》
创作者:维瓦尔第
图片来源:网络
年,维瓦尔第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其中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为《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旋律至今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个乐章的协奏曲形式,是正宗的标题音乐。作曲家不仅为这四首协奏曲定名为“春”“夏”“秋”“冬”,还分别为它们配上一首十四行诗。四部作品中,以《春》的第一乐章最为著名,旋律轻快愉悦,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郁、清新。
《四季》中的《春》分为三个乐章,以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此乐章为4/4拍、e大调。以回旋曲的形式,配以小提琴欢快、明朗的演奏风格,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郁郁葱葱的春天景象。主题在行进的过程中,加以力度强弱的鲜明对比,使乐曲更具感染力和视觉感。主奏与合奏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空间中展现出各自的魅力,一同烘托出春天盎然的气息。主奏乐器小提琴与在与管弦乐队的交织中,转调的使用使画面快速切换到不同的景致中。小提琴上行音阶的不断变换,音响结构的不断丰富,主题部分与再现部不仅使旋律赋予了辉煌绚丽的色彩,也体现了乐曲结构一定的严谨性。
创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
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知名音乐家,在当时音乐界地位极高,堪称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之父”。其全名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出生于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父亲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维瓦尔第后来成为一名神父,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被人们称为“红发神父”。维瓦尔第一生作品众多,启发了当时无数的作曲家,对后期音乐史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协奏曲方面,维瓦尔第贡献极大,被称为“协奏曲之父”,最著名的协奏曲代表作《四季》在今天依然是耳熟能详的旋律。
联合推广
书香上海
世纪阅读
上海社联
文汇app
上观号作者:世纪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