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冈比亚声称一天横扫中国,真正实力如何观
TUhjnbcbe - 2025/4/7 18:37:00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地球上的强国分两种,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一种是口头意义上的“强国”。前者实力有目共睹,一举一动备受瞩目,而后者常常不为人知,虽然依靠大放厥词也能吸睛不少,却很难不沦为一种过时的国际笑话。

在西非,有一个贫穷的小国,它的国土沿河道两侧分布,形状看起来长而狭窄,这个国家并不发达,相反,它极其落后,被称作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这个小国在实力上的表现丝毫不起眼,可在行为方式上却一点儿也不低调,在国际舞台上常常语出惊人。

它的领袖曾放狠话“七天灭掉苏联,一天横扫中国”,还曾扬言要“攻占整个北美大陆,派远征军征服欧洲大陆”,靠臆想和嘴炮的“威力”将联合国五常甚至欧洲列强们都得罪了个干净。

这个国家就是在中文互联网上远近闻名的“宇宙强国”——冈比亚。

殖民中诞生的蚯蚓小国

冈比亚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国,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城市的面积,但人口和经济上就差远了,冈比亚的人口只有万,GDP总量在17.6亿美元,在非洲属于垫底的存在。

这个国家的诞生源于英法两国对塞内加尔的殖民争夺。原本冈比亚属于塞内加尔的一部分,可一个国家架不住英法两个强国的占领。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争端之后,年,《凡尔赛条约》确定了殖民地界,将塞内加尔划给法国,将冈比亚河两岸划归英国,确立了冈比亚从塞内加尔分离出去的命运。

年,英法达成协议,划定了清晰严格的国界,将冈比亚河两岸的一部分国土从塞内加尔当中分离出去,形成了冈比亚国细长的蚯蚓一样的形状,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地图上看到的模样。

又是将近一个世纪的辗转,期间,在世界大战的影响下,英国的实力逐渐被削弱。

年2月18日,冈比亚在英国的同意下独立,并在年宣布成立共和国,由冈比亚“国父”贾瓦拉担任总统。

领导冈比亚独立的贾瓦拉在建国初期表现得相当不错,他是冈比亚的头号政治人物,在民众当中颇具威信,他还曾出台多项政策来维护民众团结和发展国际经济。

在国际上,他积极拓展外交,参与国际事务,在不少人心目中留下了成熟稳重、头脑清醒的印象。

那时的贾瓦拉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二十年后,他最出名的语录不是一句真理,而是一句狂言,而他苦心营造的“大国”形象竟会在国际上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笑料。

贾瓦拉在位的第24个年头,冈比亚的状况相比建国之初有了别样的改观,或许是觉得国家强大了,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低调,贾瓦拉在国际上的脾气也开始慢慢见长。

当时在叙利亚问题上,由于不满苏联行径,贾瓦拉在联合国大会上大肆罗列苏联罪行,据说还对当时的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竖起了中指,称“只要三天,我就可以让苏联没有一个活人”。

勃列日涅夫被这话愣住了,好笑之余为了保持风度,只好沉默不语。但贾瓦拉可不这么想,他认为勃列日涅夫是被自己吓坏了,于是更加得意洋洋。

俗话说“人穷志短”,这不,才过了几年,贾瓦拉就把这事儿忘了,冈比亚也开始心安理得地等着接受苏联的援助,可惜这次等待他的是个“空头支票”。

年,苏联单方面“失约”,叫停了向冈比亚承诺的援助,贾瓦拉勃然大怒,再次于公开场合大放厥词,要出兵扫荡苏联。搞得苏联领导人是相当无语。

年,同样的事情再度上演,那时的冈比亚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向欧洲各国寻求帮助,但欧洲国家觉得这个国家又小又穷,也没什么可以交易的,就拒绝了他。

贾瓦拉得不到应急的援助,当然怒不可遏,他声称要派兵横扫欧洲全境,让对方后悔自己的决定。

但毕竟“国微言轻”,贾瓦拉的行为被人们视为无能狂怒,被点名的那些国家纷纷摆出一副懒得理他的模样,事情便不了了之。

试想,一个全国上下仅有名陆军、80名海军兵力的国家竟然两次叫板当时的世界强国苏联、还要对峙欧洲,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然而,这样的“自命不凡”并没有随着贾瓦拉政治生涯的结束而结束,之后上台的贾梅比之贾瓦拉更加高调,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家虽小,口气不小

贾梅是通过政变夺权而登上的总统之位,当时,他只有29岁,刷新了世界上最年轻的总统记录,也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冈比亚这个小国的认识。

冈比亚是个农业国,产业十分单一,粮食方面甚至无法自给自足,严重依赖于进口,工业也不发达,只能加工一些简单的食品、纺织品等等,这样一个国家在外人看来颇有些“光脚不怕穿鞋”的意味。

贾梅年轻气盛,又是新官上任,他心知三面相邻的塞内加尔不能得罪,而其他国家又不会和自己较真,再加上首届总统贾瓦拉执政期间吹过的牛实在太大了,虽然离谱,但好歹还是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在口出狂言这方面,自己怎么也不能输给那个被打败的前任。

于是贾梅不知不觉地继承了贾瓦拉的“嘴炮衣钵”,开始公开与强国叫板,称“欧洲迟早臣服于冈比亚”。

这番言论换来的是欧洲各国对整个非洲的制裁,这样的制裁对于经济结构单一的冈比亚来说或许不痛不痒。

但对其他非洲国家来说就很严重了,他们纷纷向美国低头,眼见这一幕的贾梅再次通过媒体对欧洲各国指名道姓地来了一番口沫横飞的表演。

一会儿要报旧仇,要干掉英国人,一会儿要报新仇,要派远征军攻占整个欧洲。

年,贾梅发现美国也在一些渠道上参与了对冈比亚的经济封锁,于是他拍案而起,怒称要收拾美国,还要横扫北美大陆,可谓把“嚣张跋扈”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事实上,从不吃亏的美国并不会看在冈比亚实力弱小的份上就对贾梅的挑衅视而不见,从那以后,美国立即降低了与冈比亚的外交等级。

在国际上“见谁怼谁”这招对外很尴尬,对内却好使,不少原本追随贾瓦拉的人看到贾梅这么刚,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这就很明显了,贾梅这么做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他为自己的政治基础下的一盘棋。

由于冈比亚国民的眼界有限,文化水平也不高,他们的情绪极其容易被煽动,也很容易被一个人的言论忽悠得一塌糊涂。

贾梅好不容易把贾瓦拉从总统的位置上拽下来,如果在对外强硬方面不如贾瓦拉,很容易政权不稳。

虽然贾梅对自己的国家信心十足,但实际情况是冈比亚太穷,依靠花生、玉米、棉花和渔业根本难以发展起来,更可靠的是发展旅游业。

而发展旅游业最好的方式是出名,只要能被更多游人注意到,贾梅并不在意别国领袖怎么看。

最重要的是,贾梅的情绪与口号也不全是逢场作戏给国民看,他从心里认为自己的国家十分强大,并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

年,美国总统小布什邀请贾梅访美,二者的关系才有了些许缓和,但贾梅吹牛的毛病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期间兴许是聊到了我国,贾梅大放厥词:“只要台海地区发生危机,冈比亚的名海军陆战队就完全有能力迅速占领中国沿海地区,进而遏制其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然而在当时,冈比亚的陆军军队总共只有多人,贾梅的话既不真实,也不诚实。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我国,自然不会对跳梁小丑的说法有所回应。

他说:“只要中国大陆敢于对台湾动武,冈比亚就有能力在24小时内横扫中国”。

贾梅的“豪言壮语”把马英九吓得一身冷汗,只能以沉默应对。六年后,贾梅出于国家战略考虑,与台湾省断交,几年后,冈比亚又重新与中国大陆建交。

这个国家的“左右横跳”兼“口出狂言”在世界史上是谓一奇,但这也仅仅到贾梅这一届而已。毕竟吹牛吹多了,总有吹破天的时候。

跨国政变:投资22万美元当总统

贾梅在国际上的“怼天怼地”一开始确实给他带来了民众的支持和政治上的好处,但时间长了就失效了。

冈比亚人民本来就已经过得艰苦无比,与其关心国家大事,不如去关心自己的温饱问题。

原本以为贾梅上台会给国家带来兴盛与富裕,但时间过去这么久,一切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国家该怎么穷还是怎么穷,人民该吃不饱饭还是吃不饱饭。

眼看这个国家破败不堪,只有贾梅和那些资本家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这样下去怎么能行?人民也不是傻子,他们的不满化作对下届政府的期待,消散在市井街区的谈论当中。

冈比亚的国内环境引起了远在美国的桑那的注意,一个庞大的计划开始在他的脑中渐渐成形。

桑那是个土生土长的冈比亚人,之前担任冈比亚国家防卫队的指挥官,负责保护贾梅的安全,但贾梅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有时会考验下属对自己的忠诚度。

有一次,贾梅无缘无故地要求桑那对一位士兵开枪,在遭到拒绝后,他认为桑那对自己不忠心,一声令下,将桑那革职,并派人将桑那及其家人监视了起来。

就因为这么一件事,一下子从指挥官到囚犯,搁谁谁不难受?桑那气不过,于是找机会带家人逃到了美国。

在美国,他向好友尽情倾诉着贾梅的残暴与无理,并且开始酝酿起自己的计划。桑那认为,贾梅的统治不符合民主的要求,他想要将贾梅赶下台去,拯救冈比亚人民于煎熬之中。

但搞政变光有想法还不行,还要有钱,桑那从一穷二白的冈比亚逃亡而来,身上早就没什么钱了,所以他必须找人合作才行。

在好友的介绍下,桑那认识了一名冈比亚裔的美国房地产商——恩杰。

恩杰就是桑那要找的有钱人,他是做房地产生意的,几年来在美国赚了不少钱,恩杰虽然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对自己的故乡冈比亚仍然充满感情,更巧的是,贾梅同时也是恩杰的死对头。

听桑那这么一说,恩杰也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两人一拍即合,恩杰大方极了,马上拿出22万美元支持桑那。总之,一个出钱,一个出力。

桑那乐坏了,对恩杰千恩万谢的,但恩杰是个商人,商人从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他也不是做慈善,既然决定拿钱,就要连本带利地赚回来。

恩杰提出了一个要求,事成之后,他要做冈比亚过渡政府的总统,从商界富豪升至政界巅峰,荣归故里,好好风光一把,桑那自然没有二话。

有钱在手,招兵买马也容易许多,一些美国退伍士兵、冈比亚流动到美国的百姓纷纷加入进来。

就在贾梅坐在总统的宝座上逍遥自在的时候,一个叫做“冈比亚自由联盟”的组织已经在美国成立了。为了更好地向组织成员们传播行动计划,桑那还做了一个PPT,用云盘发送给了组织成员。

作为曾经的护卫队指挥官,桑那的反侦察能力是有的,他对贾梅身上的安全漏洞也颇有心得。

计划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趁贾梅出门的时候,攻击总统车队,将贾梅控制起来或者杀死,二是直接攻击占领总统府。

这样的计划在外人看来不仅潦草,也不合理,冈比亚虽然弱小,毕竟是一个国家,此时的军队已经由人扩充至人,而“冈比亚自由联盟”组织的成员仅仅只有16人。

16比,这样悬殊的对比,近代史上似乎只有我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八连打赢过,但也伤亡惨重。

何况到了计划那天,“冈比亚自由联盟”组织的成员们请假的请假、爽约的爽约,最终确定参与的只剩下11个人,能参与行动的只有6、7个人。但桑那信心十足,他认为自己可以从冈比亚军校教过的学员中拉来人帮忙。

可到了冈比亚,桑那只拉来了一个人加策反了一名总统府的保镖,每天为自己汇报贾梅的行程。

动手那天,贾梅刚好打算出国,身为“军师”的桑那就临时改变计划,打算等贾梅一出国就动身攻占总统府。

凌晨一点,桑那与小组成员开车前往总统府,计划一呼百应夺权,结果他刚一下车,话都没说完就被士兵举枪击毙,其余人等见势不妙,顿时作鸟兽散。

这次政变几乎算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随后逃脱的一名参与者因不堪冈比亚政府的穷追猛打向美国自首,而背后22万美元的金主恩杰也被美国政府逮捕,他们的罪名是“颠覆国家政权罪”。

可事实上,他们的行动几乎没有对冈比亚政权形成半点威胁,反而令自己小组的成员伤亡惨重。

贾梅下台:高压统治下的反弹

桑那死了,贾梅政权依然好好的,但连续三届连任的贾梅对于冈比亚国内的失业率、文盲率都没有帮助,对于民众的温饱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

桑那失败不久,冈比亚国内就有老百姓发表对贾梅不满的言论,他们说:“这次失败了,但总会有人成功的。”

贾梅执政以来,他的心思除了用在国际上的大吼大叫、索求援助,就是用在国内的争权夺势。

事实上,贾梅之所以连任三届,是因为那些优秀的竞争对手都被他想办法挡在了门外,那些人不是锒铛入狱,就是被他秘密暗杀了,所以贾梅的连任才一次次都这样毫无悬念。

贾梅沉浸于他为自己创造的竞选环境当中,将高压统治下的成功想象成民众的爱戴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贾梅还曾说自己要连任一亿年,对于他庞大的反对者群体来说,这简直是莫大的笑话。

但贾梅不知道的是,冈比亚人民早就对他恨之入骨。

他在位期间不仅贪污巨额金钱,还总是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对于底层民众一边瞧不起,一边毫无作为、漠不关心。第四届选举很快到来,唯一能与贾梅形成竞争的是毫不起眼的巴罗。

这是一位从底层保安一步步爬上富裕阶级的人,贾梅从来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还多次公开嘲笑过巴罗保安的身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已经毫无悬念。

巴罗对此毫不在意,只是默默准备着竞选所需要的一切。

到了结果揭晓的那一天,毫不意外,巴罗胜出。相比于口无遮拦、高高在上的贾梅,人们更喜欢少说多做、接地气的巴罗。

这个民心所向的结果让贾梅一时受不了,他拒绝接受投票结果,一连闹了几天,最终在国内外共同的压力下还是无奈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在把国库里所有的钱掏空之后便动身离开了冈比亚。

所幸巴罗的上台使得冈比亚在国际上的“画风”渐渐趋于正常化,我们没有再看到冈比亚的领袖在国际舞台上自吹自擂、怼天怼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礼貌、懂得感恩的成熟领袖。

年,巴罗在与中国的会晤中推翻了贾梅曾经的做法,他真诚地说道:“……过去冈比亚同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是巨大错误,冈比亚将义无反顾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致力于巩固同中国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在巴罗的努力下,各国对冈比亚的看法开始有所改善,中国更是秉持着一贯的热心与善良在巴塞铁路的修建方面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让巴罗非常感动:“我要感谢中国人民和目前正在修这座桥的施工人员,我为你们感到自豪,这个项目将使冈比亚人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预计在年8月,冈比亚国内的第一条铁路——巴塞铁路就会完工,而这,也正是冈比亚从傲慢到谦逊之间走过的漫长路程,在不远的将来,铁路的通车必将为冈比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愿冈比亚在新总统的治理下能够早日脱离贫困,但愿冈比亚人民勤劳致富,过上好的生活。

通过冈比亚这些年来的历史,我们发现,在全球的视角之下,国与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是相似的,夜郎自大终将导致孤立无援,谦逊有礼才能广结益友、不断进步。

1
查看完整版本: 冈比亚声称一天横扫中国,真正实力如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