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欧洲危机
15世纪的欧洲,相当蛋疼。
黑死病大流行时,整个欧洲一片哀嚎,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好不容易挨过这一波浩劫,欧洲经济向死而生,从废墟中重建起来,城镇开始兴起,商业开始繁荣。
但发展到15世纪的世界格局,让整个欧洲社会很尴尬。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横亘在亚欧之间,垄断了亚洲与欧洲的陆路贸易路线,这让欧洲国家们相当难受。因为欧洲国家是在玩商业文明,但亚欧之间的商路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握在手中,这不扯蛋吗?等于是把自己的脖子交给了别人掐着,别人稍微使点劲,自己就要两眼发昏,迟早要被玩死。
这其中,最令欧洲蛋疼到无法忍受的有三大痛点,首先是缺钱。
欧洲要发展商业经济,必须要有足够的货币用于流通在市场里。欧洲金银贵金属的矿产资源本来就一般,在与东方世界的贸易中,欧洲主要是金银输出方,再加上奥斯曼人、阿拉伯人、威尼斯商人等诸多中间商的加价盘剥,金银货币加速流向东方。
货币资本是商业经济市场流通的底盘,底盘都被抽走了,商业经济还怎么玩?市场规模怎么做得起来?年至年的七十年间,欧洲的白银产量增加了4倍,仍是供不应求。因为欧洲能出产多少,东方贸易就能抽走多少。
货币危机是整个欧洲的危机,没办法内部解决,撒泼打滚也没辙。
第二个痛点,便是欧洲的香料危机。15世纪时的欧洲,对香料很着迷,也很疯狂,但是又非常缺香料。
所谓的香料,说的通俗点,主要就是指调味品,包括姜、辣椒、丁香、胡椒、肉桂和肉豆蔻等。主要的调味品香料,欧洲是不产的,比如花椒和胡椒。但欧洲人偏偏喜欢吃肉,自从吃过香料调味后的肉食,欧洲人再也吃不下没有香料调味的食物了。
欧洲的进口香料,主要来源于亚洲。当时主要香料的原产地在印度和南洋群岛一带,欧洲人竟然简单粗暴地称其为“香料群岛”,可见他们眼里只有香料。整个欧洲都对香料上瘾了,断供香料等于是绝食。
但香料贸易路线上又有许多中间商占山为王。从亚洲到欧洲,传统商路极其漫长遥远,香料经波斯人、拜占庭帝国、后来的奥斯曼人、阿拉伯人和威尼斯商人等多次征税和转手倒卖,价格被翻了无数倍,简直躺着赚钱。
所以,香料流入欧洲时已是奢侈品的存在。要吃点入口的东西都这么难,欧洲人要崩溃了。
第三个让欧洲人觉得不可饶恕的痛点,便是来自于穆斯林异教徒们的威胁。
欧洲基督教具有普世主义,《圣经》中就有一条基本教理,说的是基督之所以出世,就是为了安排全人类的命运。但旁边的穆斯林势力却上蹿下跳,不接受基督的命运安排,咋整?
那就打呗!
从年到年,由教皇乌尔班二世的义愤填膺开始,基督世界曾经组织过九次十字军东征,同东边的穆斯林势力打得热火朝天:要么加入我们,要么与我们为敌。
这次的奥斯曼穆斯林们,胆敢占据亚欧的贸易路线吃得肠肥脑满,如何让欧洲的基督徒们受得了?必须整他丫的!
贰——葡萄牙探路
为了打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锁,欧洲人们绞尽脑汁,尤其是葡萄牙,十分地火烧屁股。
葡萄牙王国成立于年,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部,面积狭小,人口不足百万,抵御欧洲货币危机、香料危机、基督危机等三大危机的潜力更加不足。
在货币危机中,葡萄牙属于欧洲最缺黄金的国家之一,国内物价飞涨,大批中小贵族濒临破产,王室收入锐减,平民普遍穷得揭不开锅,社会矛盾剧烈激化;在香料危机中,葡萄牙饱受香料贸易扼制之苦,又眼见临近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做中间商爆发横财,尤为眼红得发狂;而在基督危机之中,葡萄牙处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抗的第一线,穆斯林就在其对面的北非虎视眈眈,双方仅隔一条最窄不过13海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打鼾打得震天响?
三大危机中,相比其它欧洲国家,葡萄牙的危机感最重,压力最大,卯足的动力也最大。
如何打开出路?国内的蛋糕快分没了,就必须想办法做大蛋糕,那就要对外扩张!
葡萄牙的国内政治稳定,从若奥一世开始,君主专制政体得到巩固,王权得到加强,能够集中国家力量干大事,统治者有信心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对外矛盾。反正大家都难过,还不如合起伙来对外扩张,做大蛋糕,大家都能多分一点,利国利民。一时之间,贵族和平民们都欢欣鼓舞,无不摩拳擦掌。因此,葡萄牙的对外扩张国策得到举国上下各阶层的支持,这为葡萄牙以后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国力基础。
那往哪里扩张呢?
三大危机是整个欧洲的危机。葡萄牙往欧洲大陆望去,那边哥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跑到大陆上与他们拼个头破血流,到头来还是被困在欧洲,没什么意义。在伊比利亚半岛与西班牙兄弟大干一场,那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更加不值当。
葡萄牙三面被陆上强邻包围,其实根本没有太多的扩张余地,那还怎么对外挥舞拳腿?
相比其它国家,葡萄牙整体领土资源狭小,想要打破现有格局的封锁、重组世界资源,就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葡萄牙只得望向了海上。
不得不说,葡萄牙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却有欧洲大陆其它国家不具备的海利条件。陆路既然走不通,就只能走海路,实行海外扩张国策。
葡萄牙西面一片都是出海口,要出海简直太舒服。
从海上开辟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既能打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贸易垄断,砍掉中间商,解决香料危机;也能从海外打出去,或许能发现更多的金银矿产,甚至能到达“遍地是黄金”的中国、印度等东方,解决货币危机;再者,开辟海路到达东方,实现对穆斯林异教徒的包抄,最终还能解决基督危机。
一石三鸟,葡萄牙一兴奋,说干就干,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就此开启,而葡萄牙,便成了第一个探路的国家。
叁——葡萄牙的崛起
特殊的时代,总会有特殊的人才出现。
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位领路人,也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便是亨利王子,成了当时的“海贼王”。
亨利王子是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的第三子,身为王族,他竟然对政治毫无兴趣,终生不讨老婆,全身心致力于海外探险,如此一位“奇人异士”,简直就是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天选之人”。
为了航海大业,亨利王子动员了他所有的资源,办了航海学院,建立观象台,邀请各国的地学家、地图绘制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共同研究航海计划,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桅三角帆船——卡拉维尔帆船,凭借他一人的策动之力,将葡萄牙的航海技术刷新了一遍。
年,亨利王子亲自领军从海上突袭北非港口——休达,仅用一天时间,便以阵亡8人的不痛不痒代价攻占了休达,这一事件成为整个欧洲海外扩张的开端。
年,亨利王子组织了掠夺奴隶的航行,带回了名奴隶进行出售,开启了罪恶的欧洲年奴隶贸易。
年,亨利王子在布朗角的阿尔金岛建立永久性的堡垒,成为掠夺非洲金矿的重要中心,葡萄牙的海上扩张运动终于开始赚钱了。
到年亨利王子逝世,葡萄牙的探险船队,先后沿非洲西海岸攻占了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征服博哈尔角、布朗角。葡萄牙由此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船队和造船技术,发现了北非以南的众多未知领域。此间,葡萄牙王室颁发特许状给私人探险者,允许他们获得所发现的一切,造成皇家海盗泛滥,举国上下的出海探险运动越演越烈。
事实证明,葡萄牙海外扩张的逻辑思路,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十分不光彩,但确实让葡萄牙走上了崛起之路。
到亨利王子逝世时,葡萄牙已经把从直布罗陀海峡到几内亚约公里长的西非海岸线纳入版图。自此以后,葡萄牙开启了非洲的香料贸易,大发横财。
在亨利王子之后,年,若奥二世继任葡萄牙国王,开启了葡萄牙的第二个海外探险时代。若奥二世进一步为葡萄牙的海外扩张之路制定了几个目标:
一、大力发展非洲贸易,攫取非洲的价值;
二、必须完成环绕非洲的航行,开辟新的航线;
三、必须到达印度,掌控香料贸易商路;
四、要建立起一个海外殖民帝国。
若奥二世为葡萄牙制定了一个整体有序的海外扩张路线方针,此后的葡萄牙便是沿着这样的路线方针坚持走了下去。
年至年,葡萄牙从西非掳走了约15万人的黑奴。年至年,葡萄牙从西非得到的黄金估计等值于17万克罗塞多金币,大大缓解了葡萄牙的货币危机。葡萄牙从非洲攫取的价值越来越大。
年,葡萄牙探险家迪亚士环绕非洲航行,发现了好望角,为以后的到达印度奠定了基础。
年,达伽马率领葡萄牙舰队绕过好望角,终于到达印度,当他返回葡萄牙时,带回的香料价值,相当于他整个航行总花费的60倍,震惊了整个葡萄牙。
葡萄牙举国上下无不疯狂,终于打通了香料贸易的海上商路,终于不用看奥斯曼的脸色吃香料了,如此堪称天文数字的收益比,到达印度就是发现了一个金库,躺着赚钱赚到死啊!
从年开始,葡萄牙开启了一年一度的远征印度行动。在年的第乌海战中,葡萄牙舰队凭借先进的海战技术,以少胜多,打败了穆斯林和印度人的联合舰队,从此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称霸印度洋。
从年开始海外扩张,到年葡萄牙统治海权时代,不过百年,孜孜不倦的对外扩张野心,使得葡萄牙真正成为了一个海外殖民强国。
从此以后,印度各地海岸的主要航道都落入了葡萄牙的控制之下。为了彻底垄断香料贸易,葡萄牙又紧接着做了三件事:
攻占马六甲,牢牢占据东西方贸易的必经要道,将穆斯林和印度人彻底挤出亚欧贸易路线;
攻占亚丁,控制红海的海路入口;
攻占霍尔木兹,控制波斯湾的海路入口。
做完这三件事,稳固了西方航线,葡萄牙终于腾出手来向东进发,于年完全占领了所谓的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建立了以果阿、霍尔木兹和马六甲为核心的东方贸易网络。
至此,包括租借澳门、殖民巴西等在内,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的目标也已达成。
史上第一个殖民帝国崛起,世事无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葡萄牙当初的陆权劣势,在时代变革之下,成为了开发海权强势的最大动力。